□本报记者 陈鎏琰 文/摄
本报讯 12月27日,在云和县农民培训中心,一场特殊的仪式正在此举行,96位云和县新型职业农民从省农业厅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这是我省首批获颁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
会上,云和县白龙山街道沙溪村的食用菌种植户丘玉明高兴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记者看到这小小的红本上,不但详细记录了他的名字、出生年月、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还有他所从事的农业产业、农民职业技能证书种类和认定等级等相关信息。邱玉明告诉记者,他从事食用菌种植已经十多年了,之前他是当地食用菌的“云和师傅”,这次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不但是对我在食用菌种植方面的肯定,而且听说会有很多优惠政策给我们!”丘玉明笑着说。
据省农业厅科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最早是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指的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管理技能,长期留守在农村,拥有一定生产资源,主要从事农业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一代农业管理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传统农民转型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位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云和县把强化农民培训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抓手,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走出了一条以“云和师傅”等品牌为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路子。2012年8月,云和县被国家农业部正式确定为我省三个全国新型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今年,云和县通过培训、考核、建档等多方面工作,共组织开展了3期316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班,其中食用菌专业186人,茶叶专业130人。时至如今,成效初步显现,共有117名培训学员填报了该县首批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申报表,共有103名学员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管理办法》的要求通过了初审。经新型职业农民评审委员会评审,最后有96名“云和师傅”成为云和县首批新型职业农民。
“重要的是要给予新型职业农民激励和奖励政策,才能让更多农民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云和县副县长叶晓伟告诉记者,县里专门出台了《云和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办法》,使得新型职业农民除可享受县里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还可享受新型职业农民独有的包括规模经营、品牌创建和科技支撑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在我县,持有新型职业农民证的农户,新建茶叶、干水果、中药材等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连片50亩以上(含50亩)的,我们就会给予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
根据省农业厅制定的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目标,2014年在全省要新增10个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到2015年,要在30个以上的县(市、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