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岳二村的源田家庭农场看到,农机手驾驶一台稻草压捆机在干燥的农田里娴熟地来回行驶,农田里之前被收割机收割后残留的稻茬秆,被压捆机捡拾压实,并自动捆绑起来,田边到处可见一堆堆打包好的稻草。
该农场相关负责人项伟章告诉笔者,稻草压捆机是去年花8.6万元购买的,当地农机部门补助了部分资金。正常情况下,压捆机每天可扎捆稻草60至70亩,截至目前,该农场已有700多亩稻草被扎捆打包。稻草打包完毕后,将出售给附近的养牛场、蘑菇种植基地等。
据了解,以前农户晚稻收割后,稻草多数被就地焚烧在农田里,既污染了大气环境,也影响了农村道路交通视线。“用压捆机扎捆稻草,稻草必须是干燥的,每亩农田可以扎捆稻草约0.2吨,每吨售价为650元左右。”项伟章说,“农场今年可扎捆稻草总量达200余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3万元左右。”
据了解,瑞安市今年实施了农业生态循环项目补助政策,对秸秆利用项目每亩补助40元。目前该市有3台稻草压捆机投入使用,预计今年扎捆农田稻草总面积3000多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产生经济效益40余万元。
陈希林 王鹏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