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产量与结构指标月份目 标 产
1500-2000
公斤
/
亩
物 候 期 主要生产操作要点三月中下旬
-
九月上旬七月
-
八月十一月十二月育苗期大田消毒、作畦开花坐果期秋冬采收期
1.母
株选
择
种性
纯正
的无病虫种苗。2.选非重
茬地
,施足基肥,四周做深沟,畦间
浅
沟,畦
宽
1.5
米
左右
。
亩
栽
600-1000
株。
浇透
定根
水。3.雨
季排
水,干旱
沟
灌水,适时
追
肥,随时掰除花茎、老叶、病叶,及时做好理蔓、除草等。4.七月上中旬
亩
苗数
达
3
万
株时
开始
控苗,八月中下旬放苗,少肥少水,打叶遮阳。
5.
重点防治
炭疽
病。
1.定
植
前
至
少
30
天,采用
太阳能
高
温
闷
棚
或
使用
氢氧化钙
、
棉隆
等药剂
进
行土壤消毒。
2.定
植
前
15
天,
撒
施基肥,
开沟
作
畦
,
畦
宽
95
厘
米(其
中
沟
宽
30-35
厘
米)
,
龟背
形。
3.定
植
前
2-3
天,喷施除草剂
封闭
。
1.50%
植株花
芽
分
化
时,
抢
阴
天
或
晴
天
傍晚带
药
定
植。
每畦双
行,呈
三
角
形,弓背朝外,高大型品种株距
22-25
厘
米
,
紧凑型
品种株
距
15-18
厘
米
。
2.浇
定根
水,灌
半
沟
水,覆
盖遮阳网促
成活。3.成活后及时松土除草,施提苗肥,适
当
控水,及时
摘
除老叶、病叶和匍匐茎。
1.
铺设
滴
灌
带
,合理肥水
管
理,保
持
植株生
长
健壮,控制
徒
长
。
当顶
花序显
蕾
时施
促
花肥。
2.
花序短的品种喷施
5-10
毫克
/
公斤
赤
霉素
,花序
长
的品种不用喷施。3、重点防治
斜纹
夜蛾
、害
螨、蚜虫、蓟马等。
1.及时掰除
黄
叶、老叶、病叶和抽生匍匐茎,增加通风
透
光,控制植株
长
势,促
进开
花
坐
果。2.温度
低于
10℃
时,地面全
层
覆地膜
、外
盖
大
棚
膜
,
前
期控制
最
高
温度
低于
30℃
,后期控制在
23℃-27℃
,湿度
80%
以
内。
3.始
花
后
放养蜜蜂
,每棚一
箱,人工
添加
糖
水
饲喂
,喷药时
移出
。4.重点防治
灰霉
病、害
螨、蚜虫等。
1.施
膨
果肥和壮果肥,疏花疏果,每花序留
4-7
果。2.温度
低于
5℃
时
覆
内棚
膜
,合理
调
控温湿度。3.适时掰叶、除病果,适期采
收
。4.重点防治
灰霉
病。
一月
-
二月
1.掰叶、除不
结
实
枝
,适期采
收
。
2.
白
天温度保
持
在
18-24℃
,夜
晚
5℃
以
上
,湿度保
持
在
60%
以
下。温度
升高后
及时
揭
膜
,通风降湿。3.采
取滴
灌
追
肥及
根
外
追
肥。4.重点防治
灰霉
病、蚜虫等。
冬春采收期九月十月生长前期起苗移栽期
栽 植 方 式 结 构 指 标
大
垄
双
行
栽
植,高大
型
品种
5500-6500
株
/
亩
,
紧凑型
品种
7000-8000
株
/
亩
。
远离污
染
源
,土
层
深
厚
,土壤
结构
疏
松
,肥
沃
,微
酸
性
或
中性,
排
灌
方
便
,交通
便
利
。
三月
-
四月
1.掰叶、除不
结
实
枝
。
2.早晚
通风降温降湿,保
持
湿度
65%
以
下。
3.根
际
施肥和
根
外喷肥
相结
合
方式追
肥,及时采
收
。4.重点防治
白粉
病、
灰霉
病、害
螨、蚜虫等。
春季采收期五月采收与分级包装
1.采
收结束
后
及时清棚。
2.进
行
淹
水
处
理。
3.
也
可轮作水
稻、甜玉
米
等
或套
种
苦瓜
等。
1.
果实
完
全着色
后
于
清
晨或傍晚
采
收
,
并进
行分等分级。
2.
质量安全抽
检
合格
后
装篮装箱
,并粘
贴
追
溯标识
。
3.运
输
时轻
搬
轻
放
。
清园
主要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用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选用抗病虫品种。提倡水旱轮作。合理密植,科学灌溉、施肥,及时中耕除草、掰叶,清除残株,疏花疏果。提倡使用粘虫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掌握防治适期,对症用药,交替用药,按
GB/T 8321
要求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
黄板 性诱剂绿色防控白粉病灰霉病黄萎病
选用抗病品种。控制棚内温湿度。做好清园工作,避免残留病菌再次侵染。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控制棚内温湿度,及时去除老、病、残叶及染病花序、病果。发病初期喷药防治。选用无病健壮种苗。清除病株残体,及时销毁。实行水旱轮作,彻底消毒土壤。
炭疽病斜纹夜蛾蚜虫、害螨、蓟马等
5
月中下旬匍匐茎抽生盛期及时预防,重点保护短缩茎和匍匐茎。7月及时打叶、通风、控苗。如遇强降雨天
气
,雨
后抢晴
及时防治。清除
杂
草,摘除卵块和幼虫群集叶片。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在卵孵高峰期喷药防治。采取银灰色薄膜避蚜和色板诱杀蚜虫、蓟马。加强管理,遇高温干旱及时灌溉,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适时防治害螨危害。做好草莓园四周杂草防除,消灭越冬卵,减少虫源基数。及时摘除虫叶、老叶和黄叶,清除虫害点,集中销毁,控制点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