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邵逸夫的TVB风云

  邵逸夫,TVB的创建者,无疑也是一个电视王国的缔造者。TVB在他手里,在香港电视圈乃至华语电视圈呼风唤雨四十年,长年拥有港岛八成以上的收视率,所出产的电视剧销至全球华人世界。在这个电视王国的全盛时代,不客气的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TVB。
  创建TVB 开办艺员培训班
  1967年,邵逸夫与利孝和等人联手创建了TVB,谁也没想到这家电视台竟会纵横港岛四十年。作为全港首个免费电视台,TVB很快在香港娱乐圈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邵逸夫则慧眼独具,于1971年在TVB开设了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其后这个训练班为整个香港演艺圈都输送了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
  上世纪70年代末,邵氏影业产量和收益每况愈下,邵逸夫开始思考邵氏公司的走向,他以独有的眼光发现了电视业的光明前景,毫不犹豫的把邵氏公司的主力转移到电视业。
  1980年邵逸夫集中力量经营TVB所属的明珠台(英文台)和翡翠台(粤语台),不但让两台收视率长期在港岛独占鳌头,其制作的节目尤其是剧集,影响力更是扩展到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创造了一代电视王国的辉煌岁月。
  好戏连台战“丽的”
  上世纪80年代,对手“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前身)发动两台间的第一次收视战,当时“丽的”的《大地恩情》和《骤雨中的阳光》在黄金时段掀起收视热潮,把两台的收视比例从三七追到四六乃至五五开,TVB面临开台以来的首次收视危机。
  面对“丽的”的步步紧逼,邵逸夫排兵布局,拉来镇台之宝汪明荃与红极一时的电影小生谢贤合作了一出经典剧集《千王之王》,汪明荃与谢贤在剧中纠缠不断的情感加上有点新鲜有点神秘的赌术力作《大地恩情》的强大攻势,收视节节高升,最终完败“丽的”。《千王之王》也成为香港电视史上公认的经典剧集。
  在与“丽的”的这段收视战期间,TVB在邵逸夫掌舵下可谓是好戏连台,《上海滩》、《火凤凰》、《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等风摩大江南北的经典剧集纷纷亮相,在香江和整个华语电视圈掀起一轮又一轮收视高潮。
  造华人巨星 推经典剧集
  上世纪80年代,TVB在香港电视圈一枝独秀,在收视独大的局面下,邵逸夫十分注重发掘和培养人才,捧出了大批红星。
  男星最为观众熟知的,当为周润发之后的“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方面,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这三位公认的阿姐之后捧出了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蓝洁瑛、周海媚等各具特色的花旦。TVB主办的一年一度选美盛事“香港小姐”,同样也制造出不少当红女星,最为经典的,当属1983年港姐亚军张曼玉。
  除了捧红一颗颗的影星,邵逸夫深知节目质量才是关键,他大胆启用了不少幕后的制作与管理人才,促使TVB节目制作始终走在华人电视业的前列,不少剧集都在整个华语区产生不俗影响。
  最具影响力的有两大类,一类是改编自金庸小说的经典武侠剧,翁美玲与黄日华的《射雕英雄传》、刘德华与陈玉莲的《神雕侠侣》、梁朝伟与刘德华的《鹿鼎记》等,都是一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电视剧经典。
  另一类是家族剧。1986年万梓良、郑裕玲、刘嘉玲主演的《流氓大亨》轰动一时,成功掀起家族剧热潮,更将家族恩怨演变成港剧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品牌。此后的《义不容情》、《大时代》、《创世纪》等都是此剧种中的翘楚。
捧“四大天王” 掀“包青天”热潮
  1988年,邵逸夫将无线电视城由香港广播道搬至清水湾,TVB迎来了战事不断的90年代。
  首当其冲便是与亚视的收视战。1989年林伯欣接手亚视,先后从无线挖走了沈殿霞、曾志伟、黄日华、郑少秋、吴启华、任达华、曾华倩、陈庭威等台前幕后的人才开拍剧集和电视节目,声势浩大地与TVB对抗。
  面对林伯欣的攻势,邵逸夫率领无线众将士展开“欢乐今宵救亡运动”与“剧集救亡运动”,制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节目和剧集,再次将亚视打回原形。
  在这次收视战中,TVB制作了《我本善良》、《人在边缘》、《今生无悔》、《灰网》、《边城浪子》、《壹号皇庭》、《火玫瑰》、《巨人》、《大时代》等经典剧集。《人在边缘》、《今生无悔》把黎明捧到大红大紫;《灰网》应该是吴镇宇作为主演,最为内地观众熟悉的电视剧;《火玫瑰》则让温碧霞红遍香港;《我本善良》对内地观众影响力尤大,男主角温兆伦迷倒内地万千少女;《大时代》则被誉为TVB上世纪90年代最杰出的电视剧和无线最经典的家族剧,在二十一世纪初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传媒选出的两个二十世纪华语电视剧百大榜中,《大时代》都是二十世纪90年代香港剧集的第一名。
  尤值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TVB创办了“劲歌金曲”这一经典栏目,邵逸夫更以独道眼光点名力捧“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为四大天王,结果四人在乐坛火速上位,并成长为香港乃至华人娱乐圈呼风唤雨的四巨星。
  1993年,邵逸夫再度发威,钦点引进台剧《包青天》,结果在香港掀起收视狂潮。1994年邵逸夫把亚视不少台前幕后人员挖到了无线,尤其是台前一众九位当家小生花旦全部网罗至旗下,亚视自制剧由此开始衰弱,TVB又进入一台独大的局面。
兴建新电视城 《创世纪》百集辉煌
  1997、1998年TVB可谓是高歌猛进,几乎稍好点的剧集平均收视都在30点以上,《天地毫情》、《陀枪师姐》、《妙手仁心》、《鉴证实录》这些家族剧和职业剧都是到现在内地各大电视台还在频频重播的剧集。
  1998年亚视再度易主,新主上阵后大刀阔斧改革,加大外购剧比例,于1999年以《纵横四海》、《还珠格格》和《方世玉》向无线宣战,尤其《还珠格格》为亚视创下30点的最高剧集收视纪录,更带动亚视在黄金时段的收视反超无线。
  为抵抗“小燕子”的魔力,无线搬出屡创收视高峰的王牌游戏节目《惊天动地奖门人》对抗《还珠2》,基本打成平手。面对《还珠格格》的热潮,邵逸夫坦言自己也爱看《还珠格格》,有这份大度,难能可贵。
  《还珠》下档后,TVB抢先与赵薇签下歌手合约,同时买下她的《表妹吉祥》和《康熙微服私访》以及尚未开拍的《情深深雨蒙蒙》等剧。更加紧制作
  推出了集合罗嘉良、陈锦鸿、
  古天乐、吴奇隆、蔡少芬、邵美
  琪和郭可盈、陈慧珊等100多
  位知名艺员参演的《创世纪》,彻底瓦解了亚视的攻势。《创世纪》当年在香港的收视谈不上超高,但影响却颇为深远,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剧集制作,都是香港电视剧的一个高峰。
  而另一方面,为配合未来发展,1999年邵逸夫秏资二十二亿港元兴建一座全新的电视广播城,新址总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于2003年10月正式全面投入使用。
  进军内地 再起风云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内地与台湾电视剧质量的不断提升,TVB剧集渐成流水线作业,影响力大不如前。TVB无疑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剧集方面不断作出尝试,同时开始大举进军内地。生产的电视剧也越来越多地亮相内地电视台,如《金枝欲孽》、《东方之珠》、《我的野蛮奶奶》等。
  2007年,TVB与央视合拍了迎回归十周年的大制作电视剧《岁月风云》,旗下的大牌明星倾巢出动,出任了剧中的大小主角、配角,并在内地和香港两地播放,开创了合拍剧新模式。同时,安排旗下艺人频频亮相内地的剧集和电视节目,与湖南卫视联手推出了《舞动奇迹》,为一些二三线的艺人打响了在内地的知名度。
  当然近年邵逸夫已经淡出了TVB的日常管理,但他依然是TVB绝对的精神领袖,只要有他出现的场合,台前幕后的人员便起身鼓掌不断,而历届港姐冠军,都以搀扶他出席过活动为荣。
  邵逸夫,注定是香港电视史上一个不可复制和替代的传奇。
(据21CN网、齐鲁网 2014年1月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