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琳
本报讯 近日,一场以农村水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在湖州市南浔区举行,来自浙江大学、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的众多专家齐聚一堂,为保护农村水环境献计献策。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浙江经济工作会议上,我省正式启动了“五水共治”行动。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我省将在2020年前实现水环境的质变,这是我省全面治理水环境、倒逼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农村水环境治理则是其中覆盖面最广、技术最复杂的一类。
会上,与会代表分别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处理、渔业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省农业厅农村能源首席专家黄武表示,在农村水环境整治过程中,农业废弃物处理占了很大的比重。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因地制宜,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科学整治,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标。
2003年,我省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十余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了62.5%。去年,我省农村污水治理进入深化阶段,对纳管率、设施运行率、出水水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切实达到治理目标,必须建立长效运行机制,让农村的水更清、山更绿,农民的笑脸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