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展望马年,他们干劲十足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新春的脚步声已越来越清晰。对于即将到来的马年,奋斗在“三农”战线上的生产者、工作者们有着怎样的新年愿景?近日,记者回访了部分“2013年度浙江农业农村十大新闻人物”,听听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有怎样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打算。
王玉龙:着手研究微冷冻技术
  这几天,嘉兴王玉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玉龙正忙着为企业研发的土壤调理剂找合作伙伴。“土壤调理剂是高科技产品,相当于有机化肥,可以调节土壤结构,减少农药使用。”王玉龙是清华大学博士后,主修生物工程。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投入品研发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从之前参与世界前沿的生物新药研发,到如今从事生物农业养殖投入品研发,王玉龙建起了“源头控制—过程监控—末端治理”的研发模式,打造了“绿色猪肉—专卖连锁—品牌经营”的产业化模式,目前已在嘉兴设立了4个销售点,2013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今年我们公司除了养猪外,还开始研究微冷冻技术,主要是用于肉制品、鱼类、水果等农产品的保鲜冷冻,如果实验成功的话,猪肉冷冻的保鲜期可以从3个月延长到1年,应用前景非常好。”王玉龙说。
龚金泉:打开多条甲鱼销售渠道
  这段时间,龚老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龚金泉非常忙,他刚刚录完了一场好易购的电视购物节目。“这是我们公司第一次和电视购物频道合作,今年我的愿望就是能通过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拓展甲鱼的销路。”龚金泉说。
  龚金泉一直致力于中华鳖良种保种选育、繁育推广和生态养殖技术研发攻关,如今他的“龚老汉”甲鱼已是我省的知名品牌。“好东西还要有好销路,现在公司不但和电视购物合作,还在天猫商城开设了‘龚老汉’甲鱼旗舰店,拓展甲鱼销路。”龚金泉说。记者在“龚老汉”网上商城看到,店里各种甲鱼产品应有尽有:童子鳖、生态无公害甲鱼、有机甲鱼、养生甲鱼、甲鱼蛋……“虽然网上商店开设没多久,但是销路还不错,已经卖出了40多笔,远的甚至卖到了广西。现在网上电子商务那么发达,相信这个渠道一定能为我们打开更广阔的市场。”龚金泉信心满满地说。
余华军:用茶文化带动茶园增值
“今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好龙顶文化园的建设,用茶文化带动茶产值再上一层楼。”浙江益龙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华军告诉记者。余华军的茶叶公司是开化茶农的致富平台,他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茶园改造和名优茶标准化基地建设。
  余华军介绍说,茶叶是开化农民的主导产业之一,他们要借当地建设国家东部公园的契机,做好茶文化的开发,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旅游相结合。“公司今年将投资5000万元,启动龙顶文化园建设,力争3年后企业产值破亿元。”余华军告诉记者,他已经对龙顶文化园有了详细的规划蓝图:文化园将大力开展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建设,开发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通过提升品质和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文化园还将充分利用开化龙顶茶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优势,把茶园打造成景点,带动茶叶观光采摘游。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夏根清:向更多林农推广实用技术
  新年里,建德市林业局教授级工程师夏根清可没闲着,他正忙着下乡在建德的竹林主产区大同镇、李家镇察看竹子生产情况。“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今年我的重点工作是继续向农民大力推广笋竹两用林丰产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夏根清说。
  夏根清告诉记者,建德有竹林20多万亩,以前农民种竹子只是砍毛竹卖,效益不高,笋竹两用林丰产技术可以让农民种植春笋和冬笋,提高亩产效益。“根据实验,采用笋竹两用林丰产技术后,平均每亩竹林可以增收400元至500元,效果很明显,现在我们已经推广了1万多亩,今年还将大力推广。”夏根清说,同时今年他还将致力于开展竹林精品园建设,通过改善竹林的基础设施来提高亩产。
邱仲党:用好技术建好沼气工程
  今年57岁的邱仲党是农村能源高级技师,有着40多年的沼气建设经验,是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战线上不折不扣的排头兵。“今年我准备做4个大型沼气工程,项目总池容量将达4000多立方米,保质保量做好这些工程是我的最大心愿。”邱仲党告诉记者。
  40年前,正值诸暨大力兴建沼气工程之时,高中毕业的邱仲党随即投身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和推广工作,苦干加摸索,他创新出一套厌氧池拱顶建模与浇筑技术,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建造成本。近40年来,邱仲党直接负责建设沼气工程200余项,总池容约3万立方米,累计培训沼气技术人员800余人次。“沼气工程不但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还可以帮助农民节约生产生活成本。我是个技术工,用最好的技术干好工程是我分内事,用技术服务更多农民是我新年最大的愿望。”邱仲党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