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深化改革促发展 保供增收治水不放松

  □本报记者 徐琳见习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2月14日上午,全省农业扶贫开发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在杭召开。会议围绕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对过去一年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全面深化农口改革进行了部署,并对今年我省农口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副省长黄旭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明确三大重点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会议对抓好今年粮食工作明确了三大重点。
  要早出政策。今年我省将大幅度加大扶持力度,省财政安排扶持资金10.9亿元,增幅25%;增设订单小麦、订单晚稻奖励政策;开展种粮大户信用贷款贴息试点;安排9000多万元资金,扩大耕地保护补偿试点。要挖潜增产。加快建设一批旱粮生产基地,尽快使旱粮成为我省粮食的新增长点;积极发展早稻生产,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的新型种养模式,努力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50万亩的目标。要搞活流通。鼓励省内企业包括种粮大户和合作社“走出去”、运回来;推进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加强省属粮食储备库和市县中心粮库建设;搞好粮食储备调节,确保储备粮油“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加大力度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下阶段的农业工作要紧跟市场和农业发展趋势,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以深化“两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以生态、循环、优质、高效、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永续发展。以培育现代经营主体为基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加强监管为手段,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管控机制。以产前产后为重点,加快构建农业产业链建设。以质量管理为重点,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我省将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实施产业开发帮扶、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异地搬迁、社会救助保障、公共服务提升等“五大工程”,开展金融服务支持、区域特别扶持、山海协作助推、社会帮扶关爱、改革创新促进等“五大行动”,努力实现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普遍较快提升。到2017年,力争29个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1万元以上,70%以上低收入农户(“低保”户除外)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5000元以上。
扎实开展“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是今年农口部门的重要任务。今年各地都将排出一批治水工程项目,省里将安排650亿元左右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一批重大治水骨干工程,深入实施“强塘工程”,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钱塘江、瓯江、鳌江等独流入海和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内项目的建设,确保全年完成100座病险水库和500公里海塘河堤加固。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推进以垃圾收集、卫生改厕、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努力打造美丽田园。
全面深化农口改革
  会议提出,各地和农口各部门要对当前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认真梳理,提出近期重点改革突破的计划,在全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农村土地、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以及农业科技、水利、农村生态建设及资源管理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改革重点的同时,创设性地提出当地的改革重点,积极有序地深化改革,形成良好的改革发展氛围。
  会议还对海洋与渔业工作提出了“三抓三助”的要求。要抓好海洋要素配置改革,力助“海洋强省”建设;抓好渔业转型升级,力助保供增收治水;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力助“平安浙江”建设。针对当前马上要进入春耕时节,清明也将至,农林生产用火和上坟祭祖用火都将显著增加的实际,强调要进一步抓好森林消防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