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大沙河畔,自我有记忆起,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苹果园,好像是果树的海洋。
记得有一年春节放假回老家,我跟哥哥去果园修剪苹果树,他指着一棵富士苹果树说,这棵树按树龄也该挂不少果子了,可是这两年仅结几十个苹果,今天我要给它“束腰”,刺激它一下,明年准丰收。
说完,哥哥用专门的工具刀,在粗干上去掉一小圈薄皮,形成一个内陷的“腰带”。看我懵懂的神色,哥哥解释说,因为果树枝条上的树叶,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养分,在挂有果实的枝条和粗干连接点处,剥一层皮,形成“腰带”,阻挡养分的正常回流,便充分供给了苹果树果实的生长,结出的果实会更多更大更饱满。
国庆节时,我专门回了趟老家,为看那棵“束腰”的苹果树。果然如哥哥所言,硕果满枝,掩映在绿叶丛中,红灯笼似的,坠弯了枝头,只得用木棒支撑着。
哥哥说,许多农作物,都会在适当的刺激下,迸发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比如铁树,假若你养得半死不活的,就用烧红的长铁丝捅它一下,过几天你观察,它就会冒出碧绿的新芽。再比如高粱,当它长到一定时候,把它两边的根锄断,晒在日头下,过些时候再培上土,高粱就开始疯长,拼命朝下扎根。因为夏日,时常有狂风暴雨,高粱没有结实的根,根本站不住。
这说起来,像是折磨农作物,其实如同人一样,是一种成长必要的锻炼。孩子假若从小不学会吃苦,长大了就很脆弱,不经风雨很难成材。
挫折,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尼采说:任何不能将我毁灭的东西都会使我变得更强。挫折并不是摆在货架上的商品,我们不喜欢它便与它无缘。挫折的到来无法预知,但你要有勇气面对,并不再重蹈覆辙,最终让挫折变成转折。
(摘自《时代邮刊》 孙丽丽/文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