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后的第一场雪悄然来临,老天爷一改往日的暖冬气质,走入零度境界,让人们再一次经受寒冬的考验。然而,在宁波农村,一股春耕备耕的热浪却盖过了寒冬。
鄞州种粮大户许跃进——
陪大黄牛共度春节
正月初二,天气晴好。早上8时,鄞州洞桥镇种粮大户许跃进就跑到合作社去喂牛。为了这头牛,春节期间,他放弃了走亲访友,也回绝了女儿一同去旅游的邀请。“开沟、翻耕边角等细节农活,春耕开始后要全靠这头牛呢。”许跃进说。
2012年曾创下全国百亩方亩产最高纪录的许跃进,在种粮高产示范创建上总是精益求精。春节期间,鄞州区绝大多数农户迎来了难得的休闲季节,但许跃进却没有停歇,为了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一步突破,除了严格落实农业技术,他在细节安排上也是力求完美。
江南地区田地多高低不平,亩块之间大部分都有田垄分割。机耕的农田,往往边角处未能深耕,影响作物生长,上百亩稻田相加,自然是一笔不小的产量损失。为此,多年来,许跃进一直用黄牛补耕来解决这一问题。
去年在仙居考察种粮技术的途中,许跃进看中了一农户散养的一头身形庞大、毛色锃亮、牙口坚固的壮年黄牛,便以1.8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晚稻种植期间,这头黄牛的表现没有辜负许跃进的期望,他对它更是喜爱有加。晚稻收割后,老许亲自挑选了一批最嫩的稻秆,储存在合作社的仓库里,作为黄牛的饲料,还定期给它洗澡、捉虱子,请兽医给它体检。
黄牛一天要吃三顿,每天傍晚还要喝两大桶水。入冬以来,老许每天傍晚5时左右都要跑到合作社去烧两大桶水,他解释道:“水太冷了,怕黄牛喝了不舒服。”
春节期间,为了这头牛,老许不愿离开家半步,更别提外出旅游了。对他的执着,亲朋好友都挺理解、支持。“他一天到晚在田头转悠,为了让他能吃上热饭,我也没机会走亲访友了。”老伴李瑞飞说。
陪着黄牛过春节,许跃进一点也没觉得是负担。“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况且我还得常用它。”他说,动物也是讲感情的,等到深耕开沟时,看它的表现就知道了。
奉化种粮大户吴世良——
马年新增粮田100亩
2月6日,笔者来到奉化市西坞街道白杜村种粮大户吴世良家,他已经为今年种好粮作好了打算。
吴世良去年承包农田1420亩,种早稻350亩,早稻一季就向国家售粮15万公斤。去年10月,受强台风“菲特”影响,种在低洼地里的1100亩晚稻被洪水浸泡了三天三夜,减产严重。300余亩杂交制种田几乎颗粒无收,损失50余万元,但他仍向国家售粮80万公斤。“去年虽然遭遇特大洪水,损失惨重,但因晚稻和杂交制种都参加了农业保险,光农业保险理赔这一块,农业保险部门就赔给我22万元,再加上代耕代收作业服务收入,全年净收入还有10万多元。”吴世良喝了一口茶说,“农民种粮能赚钱,全靠政策好,购买烘干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农业机械都有补助。前些日子,中央发了‘一号文件’,对种粮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这让我种粮的信心倍增。”
这不,年内吴世良跑到邻村东陈,与当地村民商量扩大承包面积一事,以每亩850元的租金承包了100余亩农田。如今,农田承包面积已达1520亩。底气十足的吴世良扳着手指说,除自己留的2500公斤“甬籼69”早稻良种外,再向奉化市种子管理站订购早稻良种2000公斤。节前,吴世良对550亩小麦和20多亩油菜进行了一次施肥、除草,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确保小麦、油菜健康生长。吴世良还买来上千公斤毛竹,劈好了早稻育秧用的竹条。4台插秧机和3台拖拉机在春节期间作全面维修,为备耕做好充分准备。
一年之计在于春。吴世良告诉笔者,今年需备耕资金50万元左右,他准备节后一上班,就与银行商量农贷事宜,及早备足春耕所需资金。年内,吴世良已为农田置办了部分“年货”,购进了20吨尿素和15吨复合肥,建造了农机房,今年计划再购买2台烘干机和一批抛秧盘,聘请奉化市农技服务总站首席农技专家刘开贤和街道农技员担任“科技保姆”,推广良种良法,走科技种粮之路。
农技专家走基层——
一场与种粮大户的备耕对话
2月7日,节后头天上班,奉化市农机、农技、种子等部门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一行数人,顶着绵绵细雨来到辅德农场,与种粮大户们对话备耕生产,与他们一起及早谋划今年的早稻生产。“大家不要拘束,今天请你们对今年种好粮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奉化市农林局局长王荣定话音刚落,省优秀种粮大户江辅德便拉大嗓门说:“去年,遇到干旱和洪涝灾害,我种植的1760亩水稻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左右,但国家政策好,购买农机和机插有补助,种粮还是有利可图。我去年向国家售粮80多万公斤,净收入50多万元。今年,我承包了1940亩农田,因农田租费和劳力涨价,种粮成本不断上升,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农机补助力度,增加农业保险额度,强化科技指导,努力减少种粮风险。”
奉化市农机管理站副站长陈克明接上话茬:“种粮大户提的建议很好,回去后我们会建议对种粮大户购买插秧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再给予适当的倾斜。农机具要维修,可直接与我们联系,我们会派技术人员上门服务。”
省优秀种粮大户邬忠吉说:“我们承包的农田面积逐年增加,可粮食订单不足,收上来的部分粮食只好卖到市场上去,这样种粮效益很难保证,希望粮食部门能及早调查研究,出台粮食收购政策,科学下达粮食订单,让种粮大户种出来的粮食能保证收购。”
在听取种粮大户意见后,王荣定说:“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抓好土地流转,为种粮大户连片种植水稻搭建平台,破解田租费互相抬价这一难题。种粮大户在新的一年里要多了解国家惠农政策,多与上级部门沟通,广开思路,优化早稻种植布局,推广良种良法,依靠科技降低生产成本,大家要有信心。”
随后,当地首席农技专家们纷纷表示,要为种粮大户合理安排好早稻种植布局,当好“科技保姆”。
林幼娟 徐华良 孙吉晶 吴培维吴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