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台州农民陈高汉用椰壳种草莓

  •   吃过泥土里种出来的草莓,想不想尝尝椰壳上种出来的草莓?在三门有一个叫陈高汉的种植户,学了一项新技术,采用高架无土栽培,将草莓种在椰壳上,种出来的草莓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甜甜的奶香里还伴着一股醇厚的椰香。
    碎石堆上种草莓
      今年46岁的陈高汉,是临海杜桥人。他种过庄稼做过油漆工,像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台州农民一样,是个种得了田耍得了手艺的多面手。
      2011年下半年,陈高汉的一名亲戚从三门横渡镇的潘家小镇游玩回来,告诉他那里有一块挺大的空地,可以承包下来。陈高汉兴致勃勃到那一看,碎石一大堆的荒芜景象瞬间浇灭了他的兴致。“全部都是杂碎的石头,不要说土地肥沃不肥沃,就连块像样的泥土块都找不出来。”陈高汉说,“可那块地有100多亩,周边有山有水,空气又很清新,如果放弃,又有点可惜。”
      后来,一个在杭州从事草莓种植的朋友向陈高汉推荐,可以将这块地用来种高架无土栽培草莓。陈高汉一听觉得有道理,立马动身来到朋友的草莓种植基地“取经”。“如果培育得好,一亩地的草莓产量能达到三四千公斤,而目前国内在泥地里种植的草莓亩产只有1500公斤左右。”
      实地考察之后,陈高汉马上行动,承包了那块堆满碎石的土地,准备用来种草莓。
    椰壳成了“种植土”
    “我种的草莓是长在椰壳上的。”陈高汉说,将椰壳磨成粉,铺在草莓架子上充当泥土,不但节约土地,而且干净,草莓吃起来还有一股浓浓的椰香。
      平地、搭大棚、选种……陈高汉虽然是个种庄稼的多面手,但他还是第一次种草莓。“大棚的支架、保温膜、施肥等都要按照高架无土草莓栽培的要求,成本上要高很多。”陈高汉的草莓种植基地用了20亩地,目前已经建成15个大棚,成本比一般的草莓种植方法多了50多万元。陈高汉说,高架无土栽培使草莓采光更好,有效控制植物根部的温度和湿度,还不需要辛苦地弯腰劳作。
      “草莓因为远离地面,病虫害也少。种植期间,基本不用喷施农药。”陈高汉说,“每个大棚里都放了一只蜂桶,用来帮助草莓授粉,草莓大棚里养蜂,既省事,草莓的品质也高。”
    企盼行家来指点
      陈高汉种的草莓主要是“庄姬”草莓和“红霞”草莓两个品种。“庄姬”草莓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牛奶草莓,吃进嘴里有一股浓浓的牛奶味,椰香被夹在牛奶味里,更加醇厚。“红霞”草莓一口咬上去,甜中带酸,很清口。
      陈高汉的草莓在春节前已经开始上市。“主要是卖到杭州一些大超市,品质好点的,包装过后每公斤能卖到120元左右。台州本地一些散卖的,售价在每公斤60元到80元之间。”
      虽然陈高汉的草莓售价比市场上其他草莓售价高出很多,但仍然供不应求。“今年主要是试验为主,没有大规模种植。目前已经成熟的草莓,杭州的大超市早早就预定了,剩下的也不多了。”
      尽管草莓销售情况喜人,但陈高汉有个小小的遗憾:“虽然我们草莓的生长期会持续到5月底,但按照目前的产量来看,亩产只有2000公斤左右,达不到亩产3500公斤的目标。”
      “草莓种在椰壳上在台州还是首创,我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技术。”陈高汉说,如果有行家懂这门技术的,希望能给他指点指点。 张婷婷
    陈高汉在大棚里照料草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