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农民信箱

春甘蓝早期抽薹是什么原因

  □本报记者 曹丽娟
  3月17日下午,象山的李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说,他今年种了10多亩春甘蓝,主要品种为“春丰”、“争春”,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出现了未熟抽薹或结球后开裂的现象。与往年相比,今年春甘蓝结的球也偏小。这是什么原因?
  针对李先生的提问,记者咨询了省农业厅蔬菜领域首席专家杨新琴。杨新琴说,种植春甘蓝很容易发生未包心结球而抽薹开花即未熟抽薹的现象。甘蓝抽薹开花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幼苗长到四叶,茎粗在0.6厘米以上。二是植株在15℃以下经过30-50天的低温感应而完成春化(即在低温条件下,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今年春甘蓝出现未熟抽薹现象,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播种期偏早。播种时间早,越冬幼苗往往长得大,容易通过春化,发生未熟抽薹的几率也就越大。二是气候异常。今年春节期间出现了超常高温天气,致使植株生长加快,部分甘蓝通过了春化阶段,到了阳春三月,气温回升,日照渐长,花薹就会迅速伸长,促使提前开花。
  李先生说,他种的这批春甘蓝,播种期跟往年差不多,都是在去年的10月中下旬。结合专家的分析,他认为应该是气候原因。
  已出现抽薹或开裂的春甘蓝无法挽救,那么下半年农民再种植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杨新琴说,首先应选择一些冬性强、不易抽薹的品种。其次是掌握播种适期,可根据种子包装袋上的说明,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不要去冒提前播种这个险,一般于11月上旬播种较稳妥。还要加强“先控后促”的肥水管理,这是防止春甘蓝未熟抽薹获取高产的关键措施,年前控制苗期施肥,以达到控制秧苗生长的目的;年后春暖气温回升,甘蓝进入快速生长时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生长和结球紧实。在这些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春甘蓝早熟抽薹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