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青田低海拔地区的杨梅正处初花期,高海拔地区的杨梅还处于花芽发育期。但位于该县瓯南街道平风寨村绿丰梅园家庭农场的杨梅大棚内却已结下了一颗颗毛茸茸的杨梅小果,让农场主叶海勤一颗悬着的心暂时放下。
大棚杨梅促成栽培技术在温州、宁波、兰溪等地已成熟应用,但在青田山区属首次探索性引进。今年大棚杨梅花期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给棚内杨梅授粉带来严峻的考验,通过棚内加温去湿等系列措施的跟进,总算结下了带来希望的杨梅小果。但接下来的棚内管理丝毫不能马虎,要着重做好棚内控温控湿、肥水管理及疏果等系列工作。
由于杨梅成熟期非常集中,又恰逢雨季,往往会出现梅农丰产不丰收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青田投资30余万元,在瓯南街道平风寨、白浦、魁市3个点,建成占地面积15亩的杨梅大棚。据兰溪、温州等地梅农实践,杨梅大棚栽培能使杨梅提早15—20天成熟,每公斤售价比常规栽培的杨梅高出30—50元。 邹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