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如何科学用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哪些农药是高效又低毒的?如何正确施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今后杀虫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4月8日,省植保检疫局在杭州市萧山区举办了蔬菜安全用药科学防治技术培训班,吸引了100多名蔬菜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前来“取经”。培训班上,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农药与药械处高级农艺师李永平和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高级农艺师洪文英现场授课。“随着设施农业发展和耕作制度的变化,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复杂。”省植保检疫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大棚内种植蔬菜,温湿度非常适合病虫害发生,且不少病虫害已经对部分农药产生了抗药性,所以,指导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对确保蔬菜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菜田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将是今后农药推广的方向。据李永平介绍,当前农药尤其是杀虫剂正朝着轻简化、模块化、安全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农药是否高效低毒,如何安全、精准施药,避免农药滥用正被广泛关注。“我省正在全面推进的‘五水共治’行动,对农药的环境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农药品种的环保性、使用的科学性都会对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省植保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说,比如杀虫剂氟虫腈,虽然杀虫效果好,但对环境极其不友好,2009年被我国禁用。“同时,农药的毒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也很大,农药呋喃丹就因为毒性高、残留大,在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上被全面禁用。”
培训班上,老师们讲得精彩,学员们听得认真。记者看到,杭州春溢联合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刚的笔记本被写得满满的。“种菜最怕虫害,不施药怕影响产量,施药又怕农药残留超标,老师们讲的安全用药科学防治技术让我对保证蔬菜质量安全有了信心。”陈刚告诉记者。
省植保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在杭州举办培训班外,他们本周还将在宁波、温州两地举办培训班,参加学员将达300人次。“这些学员都是我省各地的蔬菜种植大户,对他们进行培训,就是希望他们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头选用环境友好型农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