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西马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俞传梅多年来一直想要引进自动剥笋机,今年她终于如愿以偿。经过安装、调试以及技术调整,目前该公司购买的3台自动剥笋机已全部正式“上岗”,并且“工作”出色。
笔者在生产车间看到,自动剥笋机体型并不大,但自动化程度较高,只需要少量辅助人工。每天十几万斤的雷竹笋带壳煮熟后被输送带运至机顶,落入分料槽,经过翻转、冲洗,很快就“脱”掉了厚厚的笋壳,露出了白白的笋肉。“这个机器,是从位于於潜镇的蓉华公司那里买来的。我一直就想要这种自动剥笋机,现在临安本地企业研制出来了,我立马就买了3台试用。”俞传梅说。
这种自动剥笋机是蓉华公司刚研制出的新产品。该公司负责人陈建国告诉笔者,很早以前他就有研制剥笋机的想法,但真正着手研发是从去年开始的。通过四处奔走考察学习,他参照北方广泛使用的玉米剥皮机原理,尝试开发竹笋剥壳机。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改进,再失败、再调整,终于成功制造出了自动剥笋机,目前正在申报专利。
俞传梅购买的3台自动剥笋机,经过一个月的安装调试,3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她告诉笔者,1台机器目前每小时可以剥笋2000-2200公斤,至少抵得上20个工人的工作量,3台机器因此可少雇工人60多人,在春季50余天的收笋时间里,可省下人工工资30万-40万元。此外,机器剥笋的出肉率在33%左右,也与手工剥笋出肉率不相上下。
笔者看到,用上了自动剥笋机,笋壳不再杂乱地铺满整个场地,而是全部被自动剥笋机“吐”到了一处,大大方便了清运和处理,每年可因此省下几十万元的处理费用。
目前,陈建国研制的这款自动剥笋机已经卖出了10多台,其中不乏来自安徽、江西等地的买家。有客户想要购买几台自动剥笋机,但陈建国坦言一时赶不出来。“我们这个机器今年才刚投产,要一台一台地做,买的人多了一下子就供应不上。”陈建国解释说。
除了剥笋机,陈建国今年还将研发效率更高的剥笋流水线,从竹笋清洗、水煮、冷却到剥壳、整形,一次性自动完成。 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