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许村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无证进行电镀生产、非法排放含有盐酸、铬酸、硫酸、硼酸等的工业废水的环境污染案。犯罪嫌疑人张某、翟某因非法倾倒工业废水被刑拘,犯罪嫌疑人邱某因非法出售盐酸被刑拘。
张某今年35岁,海宁长安人。2011年,他在海宁盐官镇郭店电镀园区内开了一家电镀公司。虽然只有几名员工,但电镀厂效益一直不错。不过电镀园区产生的气味较大,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2012年12月,为保护居民健康,电镀园区被叫停。
张某觉得,厂子关停就是断了自己的财路。他一直想着如何将电镀厂重新开起来。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电镀厂要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系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张某琢磨着,如果不安装专业的排污设备的话,自己就能够赚更多的钱。他找到以前的得力员工翟某,商量找一块隐蔽的地方“东山再起”。
去年3月,张某找遍了长安、许村,发现许村镇天顺桥附近一户村民屋后的一间小厂房非常理想。“因为当时我觉得这户人家后面比较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而且这个地方交通比较方便。”张某说。
选好厂房后,张某和翟某一起规划设计车间布局,将排放含有盐酸、铬酸、硫酸、硼酸等的工业废水的明沟引入生活污水排放管道。
1个月后,在没有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张某的电镀厂悄悄投入生产。为掩人耳目,张某买来不透明的油纸,将厂房的所有玻璃窗户糊了起来,防止外人“偷窥”。他嘱咐8名工人,生产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发出声响,以免引起外界注意。
今年3月份,许村派出所得到张某非法开设电镀厂排放工业废水的线索。4月2日,侦查人员确定了电镀厂非法生产造成许村集镇天顺桥附近雨水管道水质呈强酸性。当天,民警连同许村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一同敲开了这个地下作坊的大门。
当日,张某恰好在外办事,电镀师傅翟某和工人在现场。翟某交代,平日张某不在时,由他负责电镀厂的日常管理。翟某因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于当天被刑拘,其余工人被教育后释放。
张某平时住在长安镇,民警几天蹲守下来却不见其踪影。显然,张某听到风声跑了。“心理压力肯定有的,但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要是我们确认他为逃犯,全国公安机关都会去抓他。你们家属多劝劝,自首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办案民警耐心做起了张某妻子及家人的思想工作。
最终,张某在妻子的劝说下来到许村派出所投案自首:“听说电镀厂被查了,我很害怕,跑到了杭州,心里很是不安。加上妻子的劝说,我最终决定回来自首。”
经核实,张某的电镀厂平均每天非法排放工业废水10吨,自投入生产以来,已排放工业废水3000吨。
民警在张某的非法电镀厂内还扣押了700余千克盐酸。“我以前开电镀厂的时候认识卖盐酸的人,后来到许村开厂之后我就又从他那里购买盐酸。”根据张某的交代,警方很快找到了非法出售盐酸的邱某。目前,张某、邱某、翟某都已被刑拘。 沈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