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他把缢蛏养在网里

每口塘可节本5000元

  很多人都知道缢蛏是养在淤泥中的,但在三门县花桥镇下栏塘的水产养殖示范基地里,缢蛏却是养在网里的。“展开,向前平铺,盖上淤泥……”5月15日上午,笔者来到三门县花桥镇下栏塘的养殖示范基地里,看到10多名村民正在一口抽干水的养殖塘里“铺网”,他们或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在塘底不同方向铺上一层绿色的网,随后铲淤泥盖上。网铺到哪里,淤泥就盖到哪里。
  这是在干什么?“养缢蛏啊,你没见过吧?”见笔者一脸的疑惑,正在养殖塘里指挥作业的“塘主”柯甫撑笑着告诉笔者,“别说你没见过,我已经养殖了缢蛏20多年,在去年以前,我也没见过。这还多亏了老柯,他自己实践应用以后推荐给我们的。”
  柯甫撑来自三门县花桥镇吴都村,他在这个基地里承包了50多亩的养殖塘,而他所指的“老柯”就是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台州三港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柯孔柱。
  提起这项新技术,柯孔柱侃侃而谈:“你现在看到的还是前期的准备工作,等这项工序完成后,我们会进行平整,再在上面铺一层网,就可以往塘里放水养殖蛏苗了。”据柯孔柱介绍,盖第一层网是防止蛏苗钻进泥洞里,第二层可以防止蛏苗被养殖塘里的青蟹吃掉。
  怎么会想到把缢蛏养在网上?柯孔柱笑着介绍说,他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常常会碰到养蛏方面的很多难题,于是,他就想出了这样的一个法子。“还别说,这方法挺好的。”柯孔柱说,去年,他首先在自己的养殖塘里进行了试验,一年下来,成效明显。“铺网以后,不仅能防止缢蛏流失,还能在起捕缢蛏时省时省力,节省了不少人工,每口养殖塘的养殖成本平均可节省5000元左右。”见效后,周边的养殖户纷纷效仿,而柯孔柱也乐于手把手地教给大家。除了这项养蛏新技术,柯孔柱还热衷于发展高新养殖业,在他的示范养殖基地里,三口11亩左右并排着的养殖塘里正在开展土建施工。“现在看没区别,等建成以后,这些将是智能养殖塘,我只要轻点鼠标,就能了解养殖塘里水的温度、盐度、PH值等。”柯孔柱告诉笔者,“智能养殖塘计划投资600多万元,年底就能完工了。效益好的话再向社员们推广,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自信满满地说。
朱曙光 陈玲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