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报道

激荡发展的活力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的江北探索

  •   □见习记者 刘杨银
    这几天,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同家村
      农民姚廉明心情不错。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权质押,他从宁波信用联社庄桥信用社成功贷款4.8万元,新买了1台农机用于耕地。“眼下正是春耕时节,新买的这台拖拉机正好能派上用场。”姚廉明告诉记者。
      除了姚廉明,在江北区还有不少农户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权质押,成功从当地信用社获得贷款。这样的便利,受益于5年前当地开始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探索。2009年4月,江北区试水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经过5年的发展完善,股权质押贷款工作逐步进入成熟期,就像堵住的渠坝被打通了,原来固化的静态资产被唤醒,农村改革的活力得以激发。
    松绑股权质押贷款,农民融资渠道更多了
      2001年,江北启动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到目前全区110个村中已有108个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股份制改革,股权量化到人,只是走完了确权的第一步。股权最多只是年终收益分红的一个凭证,其他大多数时间都是沉睡的资产。
      为激发农村的金融活力,江北区从2009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和农村住房(简称“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项目。江北区各个村陆续通过修改章程允许股权可以质押担保,并与宁波市区信用联社合作开展股权质押贷款项目。
      “之所以出台这个‘两权一房’贷款项目,一方面是出于盘活农村金融资产、拓宽农民融资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我们金融机构在‘三农’贷款领域的一个创新,进一步拓展了农村金融市场和客户群体,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当被问到推出这个项目的初衷时,宁波市区信用联社信贷管理总经理曹伟明这样回答记者。目前,宁波市区信用联社下属有15家信用社在开展此项业务。在贷款主体上,自今年3月份起,还从原来的18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扩大到了区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
      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30日,“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项目累计发放贷款3.8亿元,支持农户2682户;其中股权质押累计发放贷款4323万元,支持农户1063户。曹伟明还告诉记者,虽然股权质押贷款金额在“两权一房”项目中只占到11%,但受益农户数却占到了总贷款户数的四成,很受农户欢迎。
      江北区农水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区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额为19.44亿元,目前累计发放的股权质押贷款金额也只占到2.22%。由此可见股权质押贷款的空间还很大,挖掘这些资产用于抵押贷款,能大大提升农民的“造血”能力。
    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农民抵押贷款更方便了
      通过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把集体资产量化到个人,确定了每一个人员的享受份额。截至2013年底,江北区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的108个村共有股东127248人,拥有资产总额43.29亿元,净资产19.44亿元。正是集体资产的股权量化,为农民获取质押贷款奠定了重要基础。
      贷款项目开展前,当地信用社首先会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调查审核,根据集体资产、股东数量等确定授信总额,签订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农户提出股权质押贷款申请后,只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股权证、股权质押登记说明书等5份基础材料即可受理。“在放款时间上,我们要求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一般只需1-2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审批和贷款发放。”宁波市区农信联社庄桥信用社的客户经理刘培培告诉记者。
      在庄桥信用社一个农户的贷款资料上,我们看到了一张质押财产清单,上面记录了这个农户的权利质物是“农村股权”,数量是26股,总值面额是7.8万元,评估价值也是7.8万元。正是凭借着对股权价值的准确评估,并限制对股权持有人股权质押贷款的金额最高不超过所提供质押股权面额的80%,一方面使得银行很好地控制了风险,另一方面农民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如果真的出现贷款无法偿还的情况,信用社可以将股权在贷款人所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拍卖或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回购。但事实上目前都未发生此类情况。”江北区甬江街道夏家村的村支书、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夏永国分析说,村民基于对经济合作社股权的价值预期,并不愿意股权被转让或回购,因为这是其享有社员资格、享受股东权益的唯一凭证。
      与此同时,信用社推出的“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周转使用”服务和“丰收小额贷款卡”,让股权质押贷款发放更加灵活便捷。农户在一年有效授信期内,每次需要贷款时,只需凭村里盖章后的股权质押登记说明书和这张小额贷款卡,就能去信用社申请贷款,方便农民根据资金周转情况随借随还。“像我这样搞农机服务的,等服务的种粮大户和合作社把粮食卖出去后,就能收回服务款项,一旦手头资金有了结余,我就可以根据资金情况提前还款,省下不少利息。”姚廉明说。
    贷款投入生产经营,农民致富之路更宽了
      股权质押贷款的推出,一方面让农民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自己拥有的财产权,另一方面也为大家创业搭建了平台。
      姚廉明兴奋地对记者说,这项举措从2009年推出到现在,他已先后在庄桥信用社贷款10多次。问及股权质押贷款的作用时,姚廉明说得很实在:“钱有了就好赚钱,我开展农机服务,农机设备、油料、维修等成本都要先投入,短期性贷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贷款投入生产经营发展,目前姚廉明已拥有了5台农机,除了在江北区的庄桥街道,他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宁波鄞州区,目前每年服务面积在2500亩左右。“去年净收入20万元左右吧,给儿子买了辆车,前些年妻子生病借的债也都还清了,家庭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话语间,可以感受到姚廉明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
      在江北区甬江街道夏家村采访时,我们还听说了很多股权抵押贷款用于发展生产经营的案例。“我们村因为紧邻宁波火车北站,大部分村民以搞运输为主业,所以有不少村民用股权质押贷款购买货车搞运输,增加了收入,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夏永国告诉记者。村民正在信用社签订股权质押贷款合同。(资料图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