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农民信箱

椒江的杨梅“枝叶凋萎病”有望得到解决

  “感谢你们的牵线搭桥,这几年我们为杨梅‘枝叶凋萎病’吃尽了苦头,辛辛苦苦忙碌一年,精心栽培,小心施肥,最终收成还是很少,赚不到钱……”近日,在台州椒江区章安街道九子山的杨梅树下,100多位果农将椒江区政协请来的水果专家们围个水泄不通。
  九子山杨梅园是椒江最大的杨梅基地,共有8000多亩杨梅,是章安街道陈宅村、李宅村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受杨梅“枝叶凋萎病”的严重影响,当地杨梅树频繁出现死亡现象,杨梅的产量和品质也随之下降,果农增收困难。据介绍,这种病表现出发病快、病程长、传染性强等特点,始发症状为当年枝梢急性凋萎,一般枝梢叶片首先急性青枯,后渐渐呈枯黄、褐黄直至枯死,1-2个月后叶片渐渐脱落。这种现象会重复2-4年,最终导致杨梅树根系枯死,植株死亡。“建议采用物理、生态防治措施,结合农业技术进行综合防治。”随行的农技专家在实地察看了杨梅树的长势、听取果农们的困惑后,为他们把起了脉。一是不要过量使用复合肥,否则会对杨梅树根系造成损害,鼓励使用有机肥,以补充土壤里的微量元素;二是要及时将枯枝修剪掉,并在修剪处涂上杀菌剂;三是在杨梅采摘前的四五十天里,可以给杨梅树挂上蚊帐,既能有效阻隔果蝇危害,减少大风、连续阴雨等不良气候对杨梅果实的影响,又能提高杨梅的品质和产量,提高销售价格。
  在现场,鹰泉杨梅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管理员李永考,听得很仔细,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专家们的建议。该合作社有5000多亩杨梅,多年来受困于“枝叶凋萎病”,既不增产又难增收。老李表示,科技下乡很受用,希望这样的活动越多越好。“王老师,请你帮我看看这片叶子得的是什么病?”果农朱文金不仅种了杨梅,还种了梨树,听说专家来了,他特意带来了一片生病的树叶。随行的水果专家王允镔告诉他,这种病叫“梨锈病”,重在预防,现在有点晚了。“送科技下乡是政协今年‘六送下乡’系列活动(即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送教育、送法律、送体育)的第一项内容。”椒江区政协副主席、科技局局长王志英说,在前期“基层走亲连心解忧”活动中,他们了解到当地果农深受“枝叶凋萎病”的困扰,于是决定开展送科技上杨梅山活动。
陈道平 陈胡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