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法制

凌晨巡山查药

龙湾“护梅队”护梅有一套

  眼下正是露天杨梅上市季节,也是种植户最忙碌的时候。但在温州市龙湾区,有一支比杨梅种植户更忙碌的队伍,那就是龙湾区的“护梅队”。从4月底开始,一直到杨梅成熟采摘完毕,每天凌晨4点起,这支“护梅队”都要对杨梅产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执法检查,不让不合格杨梅流入市场。
  作为“中国杨梅之乡”,龙湾的杨梅历史悠久,100多年前,龙湾状元镇大岙溪就开始引种杨梅。目前,该区杨梅的栽培面积有2万余亩,年产量7000吨,产值1亿元左右。但临近杨梅采摘期,经常会有雨水不期而至。由于一部分农户盲目追求采收期提前和市场卖相,滥用药物防止落果、防虫,久而久之,不仅导致市民谈“梅”色变,而且还出现杨梅树体衰退,进而破坏了“中国杨梅之乡”的品牌美誉度。
  为保证杨梅质量,龙湾区委农办(区农林局)多次召开研讨会,出台了《龙湾区提升杨梅特色产业实施方案》。从4月底至杨梅采摘期,该区主要产区街道、村居干部,将结合农户喷洒农药时间段,每天凌晨4点到8点,安排专人设卡检查,同时落实专门队伍上山巡查,范围覆盖全部生产基地,保证农户不向一棵杨梅树喷农药,不让不合格杨梅流入市场。而今后每年4月底开始,该区农林局都将组织人员,围绕杨梅生产用药、用肥行为,对杨梅产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执法检查,杜绝经营销售用于杨梅生产的违禁、违规农药,禁止农户在禁喷期使用农药和激素,一经发现将严格处罚,情节严重的,经营户将被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农户则现场被要求强制落果。
  杨梅成熟后,该区还组织开展例行检测和监督专项抽检工作,确保杨梅质量安全。如若发现单位和个人存在违规行为,将被列入“黑名单”,同时取消其“三品一标”资格认证、标准化示范项目和资金补助项目申报资格,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苏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