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鼓励开展一体化经营保障杀白禽质量安全

——本报特邀省农业厅家禽领域首席专家俞国乔解读《关于推行设区市主城区家禽杀白上市工作的通知》

  •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行设区市主城区家禽杀白上市工作的通知》,推行设区市主城区家禽定点屠宰、杀白上市工作,确保7月1日起设区市主城区永久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通知》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前提,以转变家禽交易方式、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主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堵疏结合、方便群众的原则,加强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布局,积极转变家禽生产、加工、流通方式,统筹推进家禽定点屠宰、杀白上市和全产业链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家禽产业体系,确保设区市主城区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后家禽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通知》的出台将对家禽产业发展和禽产品消费带来哪些影响?对家禽屠宰方面有哪些新的扶持措施?省农业厅家禽领域首席专家俞国乔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通知》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科学规划布局家禽定点屠宰厂加强杀白家禽产品质量管控
      家禽是城乡居民的重要“菜篮子”产品。我省年消费禽类约4.5亿只,以活禽和冻禽产品为主。2004年以来,虽然我省对活禽市场体系进行了改造,城郊定点批发,农贸市场相对独立设摊,活禽屠宰相对封闭,但传统的活禽流通交易模式没有根本改变,流通交易渠道多,批发零售环节不够规范,消毒和死亡家禽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以及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和现买现宰习俗,给人禽之间的疫病传染增加了隐患。
      推行家禽杀白上市,设立家禽定点屠宰厂是基础条件。俞国乔说,从目前情况看,现有家禽屠宰厂屠宰能力不足,分布也不合理,屠宰冷藏设施设备也需要改造提升。为此,《通知》要求,各地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居民家禽消费量、家禽产业、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科学确定家禽定点屠宰厂(点)的数量、选址和规模,保持适宜的家禽屠宰能力,满足主城区居民家禽产品消费需求。统筹考虑现有家禽屠宰场点的改造提升和新建定点屠宰厂的规划布局、建设规范,避免重复建设。对长期与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挂钩的家禽养殖场(合作社),其屠宰设备设施和质量安全管理等符合相关要求的,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设立屠宰点,允许其杀白家禽产品以设立品牌专卖店的途径进入主城区。对没有条件建立集中屠宰厂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允许委托屠宰,以其自有品牌杀白上市。《通知》提出,家禽定点屠宰厂的设立由设区市畜禽屠宰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核,设区市人民政府认定,报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家禽定点屠宰厂的选址要求、设置条件和建设标准,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家禽定点屠宰厂设置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环评要求,其工艺流程、屠宰设备、检验设备、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要求。家禽定点屠宰厂的选址要征求公众意见,设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其确定的家禽定点屠宰厂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畜禽屠宰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家禽定点屠宰厂屠宰活动的监管。《通知》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屠宰检疫监管,督促家禽定点屠宰厂严把活禽进货关,引导企业落实严格的检疫检验措施,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调入外省活禽,执行风险评估制度,做到源头可追溯、质量可监控。对病害家禽以及检疫不合格家禽,严格按规定落实无害化处理措施;对检疫检验合格的杀白家禽产品,加挂相关标识,有效规范家禽屠宰配送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家禽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督促业主配备冷柜、冷库等冷链设备,依法禁止无标识的杀白家禽产品上市销售,加大对违规经营家禽产品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家禽产品质量安全。坚决制止在设区市主城区继续从事活禽交易行为。
    鼓励家禽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推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
      俞国乔说,针对家禽养殖效益较低,尤其两次受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很多养殖企业亏损严重。从保障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出发,《通知》明确,各地要引导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组建或加入合作社,推进家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支持家禽屠宰企业吸收规模家禽养殖企业和合作社参股改造提升,支持规模家禽养殖企业往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推进家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加快构建家禽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家禽定点屠宰厂的辐射功能,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专柜、大中型超市和品牌专卖连锁门店等销售网络,向居民提供放心、优质、安全的杀白家禽产品。鼓励家禽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家禽流通方式转变。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杀白家禽产品安全消费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引导居民形成科学健康的禽类产品消费习惯。积极发挥家禽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强化产业预警,建立诚信体系,促进家禽产业健康发展。
    加大财政和税收支持力度杀白家禽冷鲜配送车享受“绿色通道”
      为保障广大居民吃到放心、质优的杀白禽类产品,鼓励骨干家禽养殖企业、大型合作社投资建设家禽定点屠宰厂,生产出安全的杀白禽类,《通知》要求,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加大对骨干家禽养殖企业、大型合作社投资建设家禽定点屠宰厂的支持,合理安排财政扶持项目、贴息贷款。对进入家禽定点屠宰厂死亡或检疫不合格的家禽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市、县(市、区)财政按每只2元的标准给予无害化处理补助。将符合条件的杀白家禽产品冷藏、运输等冷链设施设备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市、县(市、区)财政要加大对家禽养殖龙头企业杀白禽类自营品牌专卖店和农贸市场禽类冰鲜产品专区(专柜)建设的扶持力度。对家禽定点屠宰厂从事禽类初加工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同时,各设区市要加快落实家禽定点屠宰厂建设用地,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尽量利用存量土地,对涉及新增用地的,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等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要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手续,优化服务,及时办理。
      环保部门则要开通“绿色通道”,对家禽定点屠宰厂建设简化环评与审批环节,加快环评审批速度。环评机构对家禽定点屠宰厂环评咨询收费按不高于我省价格部门规定标准的70%执行。合法装载的杀白家禽产品冷鲜配送车享受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车辆通行费。《通知》提出,各地要将家禽杀白上市列入“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建设家禽定点屠宰厂所需的项目环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资金筹措等工作,确保家禽定点屠宰厂建设项目尽快落地、早日建成。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根据家禽定点屠宰厂数量、屠宰规模,配备与动物检疫监管工作相适应的官方兽医。切实做好农贸市场活禽销售人员转产转业工作,确保设区市主城区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农业、卫生计生、商务、食品药品监管、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工商、金融、城市管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家禽杀白上市工作。
    图为杭州申浙家禽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给杀白鸡进行真空吸肺处理。 尹炳炎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