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嵊州市鹿山街道中碧溪村的一处温室大棚里,魏法良和几个村民正在采摘黄色的花朵。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花,正是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的花。
据介绍,这里是目前嵊州市规模较大的软脚铁皮石斛现代化种植基地,魏法良是基地的负责人之一。说起眼前这些碧绿、矮壮的植物,他如数家珍。
“这些都是去年6月种下的,因为石斛生长十分缓慢,所以看上去还很矮小。”魏法良说,“铁皮石斛全身是宝,茎、叶、花都可药用。”说着他俯身摘下一截铁皮石斛的茎递给笔者尝尝。
笔者放入口中咀嚼,很快就感觉到了粘性,感觉嘴唇也被粘在一起了。
“这正是软脚石斛的特点。”魏法良说,软脚铁皮石斛以粘液汁含量高,嚼起来粘口、粘牙的为好。粘性物质多,说明石斛的生长程度恰到好处,药用成分充足。
去年6月,魏法良和两个朋友一起从浙江大学引进了铁皮石斛优良品种“圣兰8号”,并投资500万元,在中碧溪村流转土地30亩,建造了31个温室大棚进行栽培。如今,50万株优质铁皮石斛长势良好。
“野生铁皮石斛主要生长在悬崖峭壁和岩石缝隙中,对生长环境非常挑剔,所以我们现在的栽培采用由石头、树皮等组成的基质,另外,铁皮石斛对温度和湿度要求很高,我们大棚内有完善的自动化加温、灌溉系统,可随时调节温度和供水量。”魏法良还介绍,软脚石斛的生长有特殊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它就会进入休眠期,只吸收营养但不生长,这样会让它身体里的各种营养含量更高,药性更好,所以顶级软脚铁皮石斛至少要两年才能采摘。
正因为这些苛刻的生长条件,加上投资高于一般中草药的种植,所以目前嵊州市种植铁皮石斛的人并不多。“为做好这件事,我们仅前期准备工作就做了大半年,还多次到浙江大学进行相关培训。”魏法良说。
基地另一负责人张桂芬则每天一早就来到基地里,检查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太高时要散热,碰上风雨天,半夜里都要来看看,她说“比照顾孩子还精心”。此前,张桂芬在云南工作多年,本打算把基地建在种植环境更加适宜的云南,但后来还是决定回家乡建栽培基地,可以为本地农户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种植样本。“明年春节前,第一批铁皮石斛就可采摘,早已有药材公司提前订购了,目前市场上对石斛的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大,价格也非常高。接下去,我们打算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把基地建成集科研、育种、制苗、示范推广、产品开发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企业。还打算尝试盆栽化种植,集观赏与药用价值于一体,方便市民拿回家去品赏。”魏法良信心满满地说。 马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