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供销

生物农药灭螺是趋势

  随着螺消(五氯酚钠)、百螺敌(三苯基乙酸锡)等风靡一时的防治福寿螺产品的禁用,市场形成了杀螺胺类、四聚乙醛两分天下的格局。由于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因而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一直牵动着杀螺剂行业敏感的神经。业内人士预测,杀螺胺类药剂迟早会因对水生生物有毒性被淘汰,而四聚乙醛更适合防治旱地软体动物害虫。因而,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将会成为未来主流杀螺剂。
  福寿螺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的特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主任牟希东介绍,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5%-7%,最高达64%,福寿螺已成为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一大灾害。
  伴随上述两种药剂的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杀螺剂——杀螺胺类产品以及四聚乙醛开始大行其道。江苏艾津农化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经理黄海燕说,目前国内企业登记的杀螺剂主要是杀螺胺和杀螺胺乙醇胺盐。
  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共有30多个企业登记了有效成分为杀螺胺或杀螺胺乙醇胺盐的杀螺剂。此外,有6家企业登记有效成分为四聚乙醛杀螺剂。“如果条件成熟,对水生生物毒性高的杀螺胺、急性毒性高的四聚乙醛迟早会被淘汰,目前是没有适宜的替代药。”黄海燕表示,艾津农化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低毒、无残留的生物杀螺剂。业内人士认为,生物农药、对水生生物及有益天敌安全的化学合成杀螺剂将会是趋势。 朱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