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琳
盛夏7月,正是莲花盛开季节。在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天柱寺风景区的山脚下,一片150多亩的水塘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莲花,煞是好看,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花游玩。这片莲花的主人叫陈承胜,他的愿望是把莲花种遍母亲河,再现“80里荷塘”好风光。
陈承胜说,他与莲结缘始于2007年。当时,陈承胜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为了让楼盘更有卖点,便从温州采购了一批莲花种子,种在楼盘附近的人工河里。待到雪白的莲花绽放时,惊呆了的当地人纷纷称“这楼盘有灵气”,房价从每平方米4500元升到6500元。在楼盘大卖的同时,陈承胜萌生了挖掘莲花商机的念头,于是,他于2010年结束外面的生意,回到温州开始了长达2年多的考察和试种实验。
2012年,陈承胜创办的“莲情谷”正式开门迎客。如今,“莲情谷”里已经有蓝香水莲、亚马逊王莲、科罗拉多睡莲等50多种莲花。“我们的莲花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泡茶。”陈承胜取来一朵现摘的台湾黄香莲,直接用开水冲泡,瞬间香气四溢,口感怡人。
在陈承胜的手中,莲花不仅成为饮品,还被制成干花供欣赏。从种植到休闲旅游,再到深加工,陈承胜将一朵莲花打造成了一条全产业链。“已经有不少客商对这个产业感兴趣,上门洽谈合作事宜。我的想法就是要把这里的莲花品牌打出去。”陈承胜信心十足。
相比“莲情谷”谷主陈承胜的胸有成竹,日盛农业观光园负责人金贤林,却因为没有找到核心的支柱产业而显得有些焦急。
日盛农业观光园位于龙湾区永兴街道大塘村,面积600亩,设有观赏区、垂钓区、采摘区、游乐区、休闲区、餐饮区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该有的设施基本上都有了。园区内有钢架大棚、喷滴灌设施等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西瓜、葡萄、番茄、甜瓜等蔬果应有尽有。与园区的规模和设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正值暑期,本该游客纷至沓来,但偌大的园区只有零星的游客在采摘西瓜。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金贤林一直愁眉不展。
金贤林原本在重庆从事中药材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他回到温州老家,眼见着好好的田无人耕种,便回乡从事农业开发。金贤林本想着以果蔬种植为产业依托,用采摘游带动休闲观光园的发展,现实却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记者沿园区走了一圈,发现棚内种的果蔬并没有被精心打理过。向老金了解后,方知这里的亩产量差强人意,果蔬品种也大多是老品种,很难吸引游客。经营状况最好的是园区中心那个面积为13亩的热带雨林主题餐厅,“从周五到周日几乎都是满桌的。”说到这里,金贤林的脸上才露出些许笑容。“搞休闲观光农业7年了,总不见效益,说明我没打理好。我手头有资金,但缺技术和人才。”金贤林坦言自己遇到的困境,“除了餐饮部的服务员,另外还有30个雇工,每个月的人工支出就是几十万元。现在,园区里还空着一块面积为90多亩的地,不知道种什么好。”金贤林看到了问题,却无力解决。他希望能招募到一些懂经营、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和他一起振兴园区。
两者经营的都是休闲观光农业,均处于温州城郊接合部,相距也不远,有着相似的创业经历,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理念不同。不同理念,会有不同经营方式,产生不同效果。在采访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前者是新型主体新农民,在经营现代农业中导入了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后者更像是新型主体老农民,依旧用传统农业思路和手段在经营着新兴农业。此类现象须引起我们的深思!两者的不同遭遇也告诉我们,对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育,切莫“新瓶装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