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浙江气象

未来一周天气:晴热高温唱主角

  □本报记者 葛勇进
  盛夏季节,台风一抽身,高温就占领。这两天,全省大部最高气温跃过35℃的高温线。8月4日,在副高的发力下,全省共有54个县市最高气温超过35℃,最高气温出现在金华兰溪37.2℃,东阳37.0℃、宁波余姚37.0℃紧随其后;杭城最高气温为36.9℃,是今夏第14个高温日。
  不过,“多云”加“午后雷阵雨”的组合,将包下近期的天气舞台。有雷雨,热度总得降一些,起码不会上40℃,但局地强对流也爱出没,咱们得留心。
今年夏天才过半
  对我省来说,7、8月是一年中最热时段。去年7月的热,让人记忆犹新,杭城气温40℃以上连创新高。相比之下,今年热度已“温柔”了许多。上个月受台风、雷阵雨等影响,高温并不十分明显。
  据省气象部门统计,7月份全省平均气温28.1℃,比常年同期偏低0.2℃,较去年同期偏低2.2℃;7月份全省≥35℃的高温日数平均才7天,比常年同期偏少3天。杭城大于35℃的高温日也仅有12天,比常年平均14.4天少了2.4天。
  不仅高温日数偏少,高温的强度也略显不足。上个月最高温度海岛均在35℃以下,浙北的部分地区及山区35℃-37℃,其他地区37℃-38.8℃,仙居38.8℃全省最高。而去年同期,超过40℃以上的高温天数接连刷新纪录。
  据省气候中心介绍,通常7月高温天气主要是受西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影响,在其控制下,由于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少云,微风、炎热为主。而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偏南,副高北侧的长江流域降雨较多,因此导致全省高温天气偏少。加上台风活动频繁,其带来的风雨驱散了暑气。
仍须预防“秋老虎”
  当然,三伏天还未走完,炎热还是主旋律。近期,全省除沿海岛屿外,大部分地区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全省大部的最高气温都在35℃-37℃。
  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省气象部门提醒,虽然立秋到来,但今年夏天才过了一半。8月高温天气还将卷土重来,秋老虎可能肆虐,防暑降温仍要继续。
  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8月平均气温全省大部接近常年略偏高;沿海和山区26℃-28℃,其他地区28℃-30℃。其中,上旬全省大部分地区偏高,中旬接近常年,下旬浙北略偏低,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高。而8月份的高温日数,海岛5天以下,沿海地区5-10天,其他地区10-20天。8月中旬还将出现37℃-39℃月极端最高气温。根据往年的气象资料,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中下旬,天气才真正凉爽起来。
  台风不只是夏季的产物,立秋过后也“疯狂”。由于秋季海洋的温度依然很高,只要有合适的大气环流形势,如热带扰动和弱环境风场切变的存在,依然可以为形成台风创造有利条件。省气候中心预计,今年8月中下旬雷电、大风、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或将频繁出现,下半月仍有台风或热带系统影响我省,各地须做好防范工作。
“立秋”农事很要紧
  立秋时节,农事很重要。“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省仍处炎热的夏季,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单季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十分强烈,此时受旱会给农作物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农气专家提醒农民,立秋农事不可马虎。
  双季晚稻必须抓紧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
  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再结合施肥,促使秋梢长得更好。
  立秋时节也是农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