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蔡希师
人物简介:
陈雪良,现任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1993年参加工作的他,一直在基层兽医站从事技术推广、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曾先后在4个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到副站长再到站长,职位在变,不变的是那颗为畜牧兽医奉献的心。
“当时怎么会想到去做一个兽医呢?”记者问。“我父亲是养猪的,我舅舅是个兽医,自小就和猪打交道,可能与此有关吧。”陈雪良笑着答道。
1993年一月,陈雪良以优异的成绩从金华农校毕业。刚出校门,就下到了基层——海盐县齐家畜牧兽医站。提起这段经历,陈雪良用“痛并快乐着”这句话来概括。“那时候没车,夏天为了完成工作,通常早上5点钟出门,花5个小时给5户养殖户做防疫,下午两点出门,工作量跟上午差不多。”这样的工作,陈雪良日复一日干了20年,现在当了站长,唯一的改变就是买了一辆代步车,早晨可多睡1个小时。正是这样的工作作风和带头吃苦的精神,让陈雪良所带领的团队在海盐的畜牧兽医工作领域亮点频出。
做好农技推广的排头兵
自2005年海盐县被列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县”以来,陈雪良一直担任技术指导员,累计推广主导品种3项、主推技术15项,技术到位率常年保持在95%;其中2006年参加“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促进海盐养猪生产发展”项目,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8%。自从担任技术指导员以来,陈雪良帮助养殖场制定猪场免疫程序,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通过试点小班化培训模式,实行“一对一”、“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方式,指导示范户应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起生猪品种推广,陈雪良还告诉了记者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2002年以前,海盐县饲养的母猪基本都是嘉兴黑猪,直到2002年才开始饲养“长嘉母猪”,“长嘉母猪”生产的“杜长嘉”仔猪属于“内三元”,生长速度、瘦肉率、生产效益都比嘉兴黑猪产的“二元猪”要优。在“长嘉母猪”刚推广饲养时,因为是新品种,选择养殖这个品种的农户基本没有。“挨家挨户发资料,挑选部分农户进行实地考察。”陈雪良道出了当年解决问题的“土办法”。这样的宣传进行了大半年,然而农户刚开始接受“长嘉母猪”这个品种,问题就来了。原来,嘉兴黑猪在养殖过程中,体重达到25至30公斤就会进入发情期,这时候就可以配种下仔了。可是新养殖的“长嘉母猪”发情期一般是在75公斤左右,这可急坏了那些养殖户。“基本是每长10公斤肉就会给畜牧站来个电话,你解释了他们还是会打,直到猪发情了,电话才没了。为了解释这件事,当时把嗓子都讲哑了。”提起这件趣事,陈雪良笑得很开怀。据记者了解,经过这些年的推广,现在“长嘉母猪”在海盐的养殖率占到了海盐母猪量的9成左右,每年为海盐农户增收500万元以上。
当好畜禽食品安全的“守门神”
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在陈雪良所在的兽牧兽医站中,与全体职工、规模养殖户签订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保证整个防疫工作部署、落实、督查到位。针对兽医站所服务的养猪户,兽医站推行了一种“叫号免疫法”。养猪户在仔猪出生30天左右,只需一个电话,即可享受3天内完成仔猪首免、30天后完成仔猪二免和挂牌的上门服务。并实现防疫记录可追溯,确保生猪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和标识率常年保持100%。特别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中,针对防疫进展中发现的问题,陈雪良会即刻找到包片兽医进行整改,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2012年,陈雪良还在于城兽医站工作,那年10月的一天,于城镇江渭村一家养殖户的猪在包片兽医注射疫苗后,当晚2头猪因免疫应急死亡。然而,养殖户对损失补偿很不满意。陈雪良得知情况后,立刻赶到养殖户家中,了解详细情况。随后,他对养殖户讲解了病猪的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方法和国家补偿规定,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不仅获得养殖户的理解和支持,也排除了防疫人员在今后工作中的麻烦。“干了这么多年兽医,和大部分养殖户都成了老朋友了,大家都相互理解才能把工作做好。”在陈雪良的精心安排和部署下,他所工作的畜牧站的防疫工作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大大降低了畜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事故。
今年,随着我省“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工作的深入,海盐县民众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刻。海盐县内的养猪场已经在逐步调整,规模化的要“减量提质”,家庭散养的要“停产转型”,照理说,畜牧站的防疫工作也随之减轻。但对陈雪良来说,畜牧工作的力度还要加大,因为提质就代表着要加强监管力度。
在陈雪良的带领下,现在的西塘桥镇已把全镇的检疫、养殖投入品监管划定责任区域,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与全镇所有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签订责任书,推行区域分片包干负责和联场带户责任制,通过层层落实,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监管网络。加强生产环节的生猪检测,对各养殖场不定期开展检测。同时,对所有出县境的生猪必须经过尿检合格,才能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做好了本地防疫,还要加强外来畜禽或畜禽类产品的监管。加大外省进入海盐县畜禽或畜禽类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对需调入的畜禽或畜禽类产品,事先进行网上备案,未经备案禁止调入;并按备案路线进入,到达后24小时内向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报告,实行全程监督。陈雪良正是希望树立起这样从内而外,再由外至内的防范监管体系,来保证海盐县的畜牧行业生产安全,充当着海盐人民畜禽食品安全的“守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