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数万吨胡萝卜滞销背后

  胡萝卜丰收了!在这个8月,对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的村民们来说,这本来应该是个好消息。这个全内蒙古种植面积第一的小镇曾一度喊出“打造胡萝卜第一镇”的口号。
  现实却是至少一半的胡萝卜无人收购,而少数幸运被收购的农户则要面对连成本都无法收回的最低收购价,有农户甚至大喊:“丰收跟绝收一样!”
  滞销不仅曝出政府无力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也折射出政府对于农民一拥而上式种植的引导难题。
滞销现状胡萝卜没人收农户称血本无归
“血本无归啊!”这是大庙镇公主陵村村民田桂玲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当时记者刚刚进入公主陵村,就被十多名村民围住。每个村民都抢着说自己赔本的情况。
  田桂玲告诉记者,她家种了13亩胡萝卜,投资约1万元,包括种子、农药、化肥、薄膜等,原指望一亩地能收入四五千元,“现在包地才200元一亩啊!赔死了!”田桂玲说。
  据了解,包地是当地的一种胡萝卜销售方式,就是商户直接用一定价钱将整亩地全部包下,胡萝卜不论多少都归商户。现在眼瞅着胡萝卜在地里长着就要裂口报废,但是商户们却很少上门来收。
  那么200元包一亩地是个什么水平呢?以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行情为标尺,8月6日胡萝卜最低的价钱是0.2元/斤,而一亩地一般能产6000斤,也就是说价值上千元的胡萝卜被人家200元买走了。
  记者询问了多位大庙镇村民,情况基本类似。
  本来是“摇钱树”的胡萝卜,如今无人收购,部分农户索性让其长在地里。“你看,这一片都是,那边也是。”大庙镇的金玉凤指着大片没有收获的胡萝卜地对记者说。金玉凤是当地所谓的“胡萝卜经纪人”,除了自己种植一部分,她更多的工作是帮着乡亲们销售胡萝卜,然而今年她也没有办法了。据她所知,已起出来的胡萝卜只占很小一部分,“起出来人工费用是每亩380元,但是起出来也没人收,农民索性不起了。”金玉凤说。
  已有十几年种植、收购经验的金玉凤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种子费用600元,薄膜、农药、除草剂100元,雇拖拉机播种100元,再加上人工费,一亩地最少要投入1500元,以200元包出,农民要赔上千元。
  据金玉凤回忆,之前客商来收购提出的价钱是2000元/亩。当时村民们觉得距离4000元以上的心理价位太远,就没卖。没想到后来越来越低了。
滞销原因播种撞高峰大庙胡萝卜不敌山东货
  为何会发生滞销呢?金玉凤说,她听客商介绍,是因为山东的胡萝卜今年下来得晚,许多人都去山东收购了,相比那边交通更方便。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大庙镇党委副书记李坚的证实。
  据李坚介绍,往年大庙镇的胡萝卜要打一个时间差,等山东的胡萝卜没了,而河北围场的胡萝卜还没上市。今年因为天气好,大庙农户播种早了,而山东那边因为没有下雨,导致胡萝卜下来得晚了。这一早一晚,两拨胡萝卜就撞在同一时间上市了。
  李坚说,当地每亩可产6000斤左右的胡萝卜,数万亩的种植面积,每年产量能达到数万吨。
  据大庙镇农业站的王景升介绍,除了有5000亩是采用“包地种地”,不会给当地农民造成损失外,目前该镇有近2万亩胡萝卜尚未找到买家。
  松山区政府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和乡镇一起想办法,通过农业合作组织帮村民找销路。
背后困局号称打造第一镇村民对政府有怨言
  目前,大庙镇有胡萝卜种植面积3.5万亩。李坚说,虽然镇里曾提过“打造胡萝卜第一镇”的说法,但镇政府没有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他表示,这是因为前几年种胡萝卜比较挣钱,所以农民才会自发种植。多位农民也证实了李坚的说法,“是我们自己种的,根本没人组织。”一位农民这样说。
  事实上,为了农民种胡萝卜的事情,当地政府还是做了很多工作。记者在金玉凤家就见到了一份参加种子推介会的通知,可以证实政府确实在组织此项工作。
  另外,多位村民也证实,如果年初种胡萝卜资金不够,政府可以帮忙贷款解决困难。宣传材料中的种植手册也是存在的。李坚表示,这个手册是在一定范围内发放的。这本册子里对于如何种植胡萝卜有很清晰的指导。
  同时,镇政府还在种植过程中,帮助农民协调滴灌的问题。
  但记者注意到,许多媒体经常提到的“政府引导”在现实中并不容易落实。“老百姓看啥值钱一拥而上。”李坚这样说。
  同时李坚也承认,“政府就是搞服务,能力也是有限。”目前政府的工作也只能是做做宣传,真正的销售还要靠金玉凤那样的经纪人。
  尽管胡萝卜滞销更多的是外部原因导致的,但由于之前对“第一镇”的宣传,许多村民对政府有怨言。
未来应对网上宣传揽客商政府帮贷种子钱
  如今,滞销已成了现实,每个人都在想着未来如何应对。金玉凤还在考虑联系更多的客商,但效果并不明显。
  田桂玲说,自己今年赔得连种子钱都没有了,明年种啥还不知道,她打算“买得起啥种子就种啥”。
  李坚表示,镇政府也在联系客商,并通过网站发布信息,但他坦言这样很难起到效果。“那些客商都知道我们这里有胡萝卜,甚至什么时候下来人家都知道。他们不来我们也没办法。”
  不过镇政府正在做一项工作,就是为来年农民的种子钱争取贷款。至于明年种什么,李坚很肯定地表示,胡萝卜还是大头,“肯定不会少于2万亩。”至于是否还会遭遇滞销的问题,他表示,“庄稼户都知道,种地分大小年,今年多了,明年肯定就少了!”
(摘自《法制晚报》 特派赤峰报道组/文 2014年8月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