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慧玲 通讯员 韩洪祥 沈雁
本报讯 8月28日,记者从省工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浙江全面落实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改革,也就是由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这意味着许多新设企业,不需要提交相关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证件,便可直接申请相关经营范围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此举节约了办证照时间,方便了企业筹建。
近年来,浙江省工商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去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多证联办、并列审批、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多项改革举措。省工商局局长裘东耀表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用政府行政审批权的“减法”来换取市场主体的“加法”,是让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具体落实,意义重大。
需要提醒的是,领取营业执照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从事须经许可的经营活动,取得相关许可证件是从事许可事项经营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广大消费者和市场主体在与相关企业交易时,不仅要注意查看对方有无载明相关经营项目的营业执照,还要询问了解或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对方是否取得相关许可证件。许可证审批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上述经营项目的,发证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