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章继业:石斛基地的“巧”园丁

  •   在金华市婺城区安地镇南郭村的仙源山铁皮石斛基地里,时常可看到一位辛勤的“园丁”在伺弄“仙草”,他就是章继业。
    结缘石斛
      近日,笔者在仙源山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看到,一只只钢棚里,整整齐齐地种着上万株“仙草”。
      铁皮石斛因其滋补功效而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过去,铁皮石斛生长在云、贵、川、缅等地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崖缝间,根不入土,常年饱受云雾雨露滋润,具有较强的滋阴补虚功效。要想人工种出高品质的石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现年58岁的章继业,在200多亩的“仙草”基地里干得有声有色,不仅种出了高品质的仙草,还烘出了高质量的石斛花。
      老章说,他是学机械出身的,当初为了老母亲种“仙草”,没想到会在这个石斛种植基地待上8年。原来,那一年,老章的母亲生病,心急的老章四处求医。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拿到了几株石斛,听朋友说,这个植物对母亲的病很管用。于是,老章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母亲服用了。之后,母亲的病情开始有了好转。从那年起,老章便觉得这石斛真的是“仙草”,后来,从书中查找资料,发现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2006年,朋友正好创办了这个铁皮石斛基地,邀请老章来帮忙,他就一直与石斛为伴。
    辛勤园丁
      刚来这片基地时,老章啥也不懂,只是帮着维修基地里的机器。
      第二年,老章觉得自己不该这么闲着,便学着试种石斛。自己弄了几个棚,种上石斛,开始漫漫的“求学”之路。老章说:“还好自己曾被下放过农村,对农业种植多少有点了解,学起来并不费劲。”遇到不懂的,老章就会向老职工请教。勤于思考的老章还会在老工人指教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久而久之,他掌握了不少石斛的种植技巧。从种子到组培室育苗,再移植到大棚,每一道工序都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且要控制好温度、湿度。要想人工种出品质高的铁皮石斛难度不小。老章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气温升高,加上连日雨天,工人们一时马虎,没有做好杀菌工作,导致石斛大面积发病,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从此,老章管好每一个环节,一有空就到田里转悠,勤检查、勤排水,控制好干湿度。据说,他来基地后,除了正月初一回家,基本上都在基地。
      老章说:“我种石斛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关键在于一个勤字。”虽然老章要比基地里的工人来得晚,但现在他已成为这个基地里不可或缺的骨干了。
    用上老本行
      石斛花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的功效,极具经济价值。刚开始基地是用炭火来烘烤石斛花的。这时,老章学的机械知识派上了用场。老章说:“为了方便烘花的效率和提高花的品质,我参考烘茶叶的机器,经过反复实验,不断改装,终于研制出了适合基地加工的烘花设备。”
      用传统的炭火烘烤,一来时间慢,二来温度很难控制,三来人工烘烤的方法烘烤出来的花并不卫生。经过老章的不断试验,如今用机器对石斛花进行烘烤,要比以前方便了不少。只要机器一打开,花就会自动在里面翻腾,根本不用自己动手。
      5月底开始,是老章最忙的时候。为了确保烘烤出来的花的品质,老章每隔几分钟跑到机器前去看一下,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和外面烘烤出来的石斛花相比,老章烘出来的花,无论色泽还是形状都要好。
      在老章看来,机器也不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一次老章正在烘石斛茎,一个朋友过来玩,看着老章一边烘石斛茎,一边做事太辛苦了,便主动上前去帮忙。谁知,还没弄几下,石斛茎就被他弄焦了。老章说:“你别看我烘石斛茎时,还在做其他事,但我的耳朵却在认真地听呢!”多年的烘石斛茎经验,让老章学会了光听声音就能分辨出有没有问题。老章说:“虽说机器是正常的,但我也不完全相信它,偶尔它‘脾气’上来了,也是会闹一闹的,所以,我养成了用耳朵听的习惯,一听到有异常的响声,我就会立马跑过去看一眼。”
      如今,在这个基地里,不光是烘石斛花、石斛茎用上了机械设备,连组培室里的消毒、基地里的灌溉也都实现了机械化。
    情系石斛
    “这里原先都是杂草,还时常有野猪出没。现在,这里都变样了,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桂花树。这些树都是我亲手栽下去的,现在都长这么大了。”老章说,“对这里的一切我都有了感情了。”每次刮大风、下过雨,老章都会到田里去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那些大大小小的机器,老章把它们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的呵护着。“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老章的做人准则。老章说:“在这里工作辛苦是辛苦,但空气好,在田里经常转转,权当是锻炼身体。” 胡敏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