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委员会展示了一项人机交互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项目协调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何塞·德尔·米兰教授说,这项成果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利用人脑信号来控制设备与环境互动。计算机分析终端使用者的大脑信息向机器人发出指令,机器人根据指令实现“主人”的意愿。“形象地说,机器人就是终端使用者延伸出去的手和脚。”
人机交互,就是人类与计算机交流互动。两者之间通过人机接口技术,使人能够与计算机发生联系;而计算机则通过一种界面,使人能了解联系后的效果。“不过,目前我们开发的这项技术只适用于四肢残疾但头脑健全的人,智障者就不适用了。很多残疾人虽然不能自如地控制肢体,但认知能力正常,他们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何塞·德尔·米兰说,这个项目目前正在临床试验阶段,一旦性能稳定可靠就可以批量生产。“我们已经开发了三种人机对话模式,可以帮助残疾人进行交流甚至移动。第一种模式是用户戴上装有电极的帽子,脑电波信号就可以通过电极传输到电脑上。这样用户就能用思维控制电脑光标,进行浏览网页或收发电子邮件等活动。第二种模式是残疾人用户通过脑电波信号来控制一个小小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配有音视频设备和障碍探测感应器。残疾人可以利用这个机器人实现虚拟步行,甚至由机器人代替自己与亲朋好友在另外一个地方见面。第三种模式是使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分析用户想要做出某一动作的意图,然后利用辅助设备帮助残疾人完成这个动作。比如残疾人用户想要移动瘫痪的肢体,就可以通过这种模式来实现目标。”
(据新华网 任彦/文 2014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