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供销

化肥行业“全面告急”

每生产1吨尿素就要亏损220元

  煤不仅是燃料,也是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复合肥几个种类,其中氮肥约占化肥总产量的73%,是我国肥料消费中最多的一种。今年以来,氮肥乃至整个化肥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寿生说,去年同期我们的氮肥行业是盈利的,但今年整个氮肥行业是亏损的。李寿生分析说,因为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导致国内化肥价格大幅下降,不少地区的市场销售价已跌破成本价。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5月,全国尿素平均出厂价为每吨1568元,同比下降24%,5月份平均价格下滑到每吨1400元,1-5月,全行业亏损23.6亿元,亏损企业163家,而去年同期全行业盈利达到了37亿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163.7%。
  李寿生说,在氮肥产量下降0.6%的情况下,价格下降24%,营业收入下降5.1%,整个都在下降。目前,氮肥的生产形势非常严峻,而且困难还在加剧。
  产量下降、价格下降,行业亏损,传统煤化工中的化肥行业正在面临最近10年来最严峻的局面。那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下滑?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煤炭跌价拉低尿素价格
  据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尿素价格一路下滑,从2012年二季度的每吨2500元跌到今年5月份的每吨1400元,跌幅高达44%。尿素终端价格的大幅下降,毫无疑问是造成尿素行业整体亏损的最直接原因。
  山西晋城既是重要的无烟煤产地,也是全国的化肥生产基地。位于晋城高平市的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之一,年产尿素近80万吨。该公司总经理张金骏表示,煤炭价格的下滑必然会导致尿素跟着降价,而且尿素降价的幅度要大于煤炭降价的幅度。因为整个农资行业对煤炭价格很敏感,煤炭价格稍微一动,尿素价格肯定跟着动,而且在煤炭价格还没有动的情况下,尿素价格就开始往下跌。
  张金骏打了一个比方:煤炭降50元,有可能尿素降的不是50元而是80元、100元。产品一降价,人家拿货的积极性就不高,就会产生压库,短时间压库还行,如果长时间压库,就只能低价销售。像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是很明显的,它的库存量就是五六千吨,到了八千吨就满库了,就没法运转了,必须降价往外销。
产能过剩化肥压库
  李寿生说,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对氮肥市场带来影响。据统计,今年1-5月,化肥消费量下降7.1%,其中氮肥下降8.6%,尿素下降9.2%。李寿生认为,化肥市场需求下降,是造成今年化肥行业困难加剧的原因之一,而更为主要的原因,则是化肥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
  据李寿生介绍,现在全国尿素的产能到了8100万吨,但是整个需求包括国内农业需求、工业需求和出口加起来是6500万吨,整个产能大概过剩了1600万吨,过剩情况比较严重。
  和钢铁、水泥行业有所类似,化肥产业一边是产能严重过剩,一边却不断有项目上马。据了解,近两年,预计国内有25个尿素项目将建成投产,合计产能在1674万吨左右。这就意味着在“十二五”末期,全国有将近3000万吨尿素产能过剩。
  李寿生表示,目前产能已经过剩了,但是新增产能还在继续投入生产,产能过剩的矛盾不仅没有减弱,而且有加剧的趋势。
  去年以来,我国化肥出口市场行情也相对疲软。去年全国化肥出口1941万吨,同比增长7%,但出口总金额同比却下降14.1%。虽然去年年底前国家大幅下调了化肥出口关税,但国际市场对我国的出口政策很敏感。政策一放松,国际市场有可能担心我国会有大量化肥出口,从而纷纷下调价格,而国际化肥价格的降低往往又会带动国内价格下调。
  张金骏算了笔账,目前,天源化工生产一吨尿素,包括原材料、人力、管理等总成本大概在每吨1800元,而6月底尿素的市场价格是每吨1580元,相当于每生产一吨尿素就要亏损220元。张金骏说,尽管现在是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但是工厂还是在满负荷生产,因为如果停产的话,损失可能会更大。
调整产业结构是唯一出路
  我国是一个氮肥消费大国,占到全球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但国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李寿生认为,这次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带来的全行业亏损,其实也不失为一次行业洗牌、调整的机会。
  在李寿生看来,压力之下,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多数氮肥企业的共识,不少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形成颇具特色的化肥、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的合理延伸,从而使氮肥行业在整个化工行业能够率先摆脱当前产能过剩的困境。而在这方面,政府引导也非常重要。李寿生说,要控制好新增产能,希望政府有所作为,同时对那些能耗超标、排放不达标的技术和企业要实行正常淘汰。
  随着传统能源消耗速度的加快,行业竞争加剧,需求萎缩,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只有向高附加值、多元化产品要利润,才是企业的出路。
吴济海 周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