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供销

改革促发展 创新绘蓝图

——省兴合集团发展侧记

  •   省兴合集团下属企业的现代化针织车间
      最近三年,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推进期,也是省兴合集团继往开来、向着做大做强目标不断推进的三年,是其发展速度较快、成绩较突出的三年。回望过去的三年,省兴合集团在省供销社党委领导下,沉着应对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调整深化、市场竞争加剧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坚持贸易为本、有限多元的经营方针,大力实施以走出去发展、一体化发展、品牌化建设和人才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强企工程”,实现了集团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集团经营规模每年跨上一个百亿级台阶,盈利创出历史新高,多元主业平台进一步夯实,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集团经营规模达到700.4亿元,实现利润15.9亿元,期末总资产320.9亿元,净资产92.3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52.9%、28.1%、39.9%和51.1%,在全国500强企业中位列第180位。
    把握机遇,开拓经营促增长
      三年来,集团立足行业变化,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起抓、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一起抓、出口业务和进口业务一起抓,进一步抢抓机遇、扩大经营。三年经营收入累计达1858.7亿元,创利润43.2亿元,比上一个三年分别增长41.7%和50.9%。其中,内贸业务以品种开发、网络建设、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突出抓好大宗物资经营,大力拓展省外市场、农村市场及关联商品,进一步优化了商品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多环节、多领域综合经营。2013年内贸销售规模达到504.9亿元,经营比重占72.1%,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商品达到25个,涌现出塑化和农资两个百亿级板块。外贸业务一方面加大走出去力度,推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升级换代,陆续拓展了南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培育壮大了塑化、电子产品、汽摩配等出口业务,发展了转口和离岸业务,2013年实现出口额15.5亿美元,进口额5.4亿美元;一方面完善提升工贸结合体系,加大工业技改力度,优化工业流程,推进工业向省外、海外的梯度转移,并进一步从研发设计和品牌经营上提升了外贸业务层次。
    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出成效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集团立足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坚持把项目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支撑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抓手,筹划和推进台州农副产品集配中心、浙江供销商贸城、安吉白茶城、海宁物流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在废旧物资、茶叶等领域开展并购重组,进一步完善了核心板块经营体系。
      二是积极创新业态和经营模式,促进传统业务升级。发展现代商贸模式,促进资源、渠道与信息、物流、服务的结合;发展“供应链+金融”运作,综合运用期现套保、远期互换、票据融资、保理保险等财务和金融工具来促进贸易业务风险规避、效益提升;大力加强品牌建设,目前集团内部拥有自主品牌53个;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来创新经营,推动传统业务线上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新的业务板块,进入商业地产、农业产业化、服装内贸、汽车再制造、电子化学品行业、新兴产业等领域;按照产融结合发展方向,发起和参股了8家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以“主业+基金”的理念,推进战略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践行职责,服务“三农”展风采
      集团贯彻落实省供销社“相知相亲做农友,相伴相生惠农业,相依相存在农村”的理念,积极发挥经营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做好为农服务工作。
      在茶产业发展上,争取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公司,搭建茶叶交易平台,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茶业博览会和浙江红茶评比活动;巩固提升浙江省茶叶股份公司传统优势地位,以推进上市为契机,加快发展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发、品牌营销、质量检测、茶机制造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在农资领域,着眼优质产品、优秀品牌、优质服务与连锁网络的融合发展,从传统农资配供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转变,以浙江中农在线电子商务公司为主体建设“智慧农资”平台,建设集网站、热线和线下服务于一体,含省农资顾问团-农技中心-区域农资顾问-乡村农技员等在内的多级服务体系。
      在农产品经营上,组建浙江兴合电商公司推进农产品电商化,推动和参与了“网上供销百馆万店”建设;投资建设新型农批市场;开展名特优农产品连锁经营;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同时,以之豇种业公司为主体推进种业繁育推一体化建设,与浙江大学合作创办了“浙大-之豇种业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中心”。
    接轨市场,深化改革激活力
      集团立足市场化导向,积极向改革要红利,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上。围绕增强发展活力、提高经营效率,完善分级分类管控体系、股权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修订形成以EVA(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经济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管理重心下移、责任风险机制下移;围绕做大做强业务板块,引导支持子公司成为专业化经营单位,培育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推进整合重组,并制定下发《浙江省兴合集团公司关于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从战略、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引导支持下属企业经济转型、业务创新,强化了推进发展的机制;围绕提升企业治理和管理绩效,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围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级社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大干部调整力度,开展项目公司和新设企业领导人员的社会化选聘工作,建立健全集团总部统一招聘和培训平台。
    瞄准标杆,更高起点绘蓝图
      未来一个时期,是省兴合集团深化转型、提升发展的关键阶段,集团将立足全国发展、区域领先、多业态协同的发展要求,以先进企业为标杆,进一步推进“强企工程”建设,把握好长期发展与短期目标的平衡点,把握好经营发展和为农服务的结合点,全面实现规模提升、管理提升、效益提升和服务提升。
      一是抓有效经营拓总量。立足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同步增长,在内贸领域以大宗物资和农资、汽车、再生资源等为主进一步推进市场开拓、网络建设、业态创新,力争通过合理的渠道布局、有效的业务组合、适销对路的产品、灵活的经营策略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来赢得市场;积极推进外贸方向、外贸结构和外贸形式的调整优化,扩大较高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效益的产品出口,提升外贸内涵,探索推进从传统渠道到跨境电商渠道、从贸易模式到营销模式、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商品输出到海外投资的转变,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统筹贸易、房地产、金融投资等业务板块的发展,以多元化组合增加收入和利润增长的稳定性。
      二是抓转型升级提质量。将传统贸易产业的改造提升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加强一体化经营能力建设,推进产业延伸、服务增值和供应链集成,搭建产业新平台,集聚社会资源;加大产融结合力度,培育发展集团金融服务板块,深化“供应链+金融”模式,提升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对主业发展的支持和协同效应;积极参与信息经济发展,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的嫁接利用,推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的整合。抓住国企改革的新机遇,探索介入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造,开拓新产业新业务。
      三是抓为农服务扩成效。围绕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建设,在农资、茶产业、农产品营销、种业、废旧物资经营、农村合作金融等方面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本级涉农企业合作化、专业化、一体化经营转型,推动系统联合发展。同时,探索拓宽对“三农”的投资和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改造和城镇综合体等建设。
      四是抓深化改革强动力。按照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整体部署,实施兴合集团公司制改造,以改造为契机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在内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浙茶股份上市、易合网络等新三板挂牌,在成员企业层面探索引进战略投资者,在优势领域开展并购重组;探索建立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发挥创新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深化人才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养才引贤为主要内容,加强企业家团队和后备梯队建设,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林上华
    省兴合集团下属企业的农膜生产车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