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传承文明古韵 打造都市农业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农业“两区”建设纪实

  •     在智能化的大棚内,翠绿的小白菜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稻田里,水稻正在抽穗扬花,稻花香气袭人……。秋风渐起的日子里,从杭城驱车一路向北,不到一个小时,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卷忽然映入眼帘:水质清澈的苕溪悠悠流淌,两岸的芦苇花随风摇曳;一栋栋白色的温室大棚点缀在绿色的田野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稻浪随风翻滚,不时可见成群的白鹭在稻浪中拍翅展飞……这里是余杭区良渚北片都市农业高效示范区。
      良渚被誉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如今,良渚正传承五千年的文明古韵,融合现代元素,不断创新发展,围绕“全力打造田园城镇、美丽乡村”这一目标,全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不断强化“两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一园一景 一园一特色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争奇斗艳
      这些天,杭州春溢联合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社员们正忙着抢晴播种秋冬蔬菜,尽管最近持续的阴雨天气,给农事劳作增添了不少麻烦,但社员们丝毫不敢怠慢,“时间就是效益,眼下夏菜落市,秋菜还未上市,早一天播种,就可早一天采收,多一分收成”。该合作社常年生产青菜、莴笋、包心菜、番茄、茄子、黄瓜等20多种瓜果蔬菜。
      春溢联合蔬菜专业合作成立于2006年5月,是良渚街道第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经历七八年的发展,春溢合作社也不断壮大,注册资金由原来的1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社员也由19名发展到120名,核心基地从原来的153亩扩大到1030亩,辐射面积达8000余亩,拥有高级技术人员5名,农民技术人员20余名,生产管理人员200余名。
      该合作社负责人范董燕说,合作社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种菜,对施肥用药都有统一标准,以确保蔬菜质量。因此,春溢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被列为浙江省蔬菜精品园、杭州市菜篮子基地等,该合作社也荣获浙江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杭州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如今,春溢生产的蔬菜产品遍布杭城各大超市,每天都源源不断地走向市民的餐桌。
      合作社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福利。春溢的土地都是从农民手上转租过来的,每亩土地年租金1200元。当地村民既有租金收入,平时还可到基地打工,月薪也有3000-4000元。
      占地808亩的野芦湾生态休闲农业园则把生态元素融入园区中,充分发挥旅游、休闲功能,成为良渚另一特色的农业园区。野芦湾是一处自然风光秀丽、水域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保护区,绿化覆盖率达95%。该农业园区把高效生态农业与生态保护区有机结合,园区开辟了现代农业栽培、水产养殖、乡村体验、生态农业观光与良渚农耕文化展示、休闲活动、水上活动等活动区,把休闲观光、文化传承有效结合。在园区里,游客们亲近大自然,体验踩水车、拔菜、采豆、捕鱼、捞虾等农事活动,还可以观赏先民的农耕文化等,这些活动顺应了人们追求休闲品质生活的潮流。据介绍,野芦湾园区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
    生态为先 文化为魂
    现代农业园区成“乐园”
    “春溢”和“野芦湾”是余杭良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中,余杭区良渚街道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根据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貌来规划定位不同的园区,按照产业的发展现状,良渚街道在北片确定了12个重点推进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41万亩,计划总投资6.35亿元,其中千亩以上园区10个,500亩以上园区2个。这些园区功能互补,类型不同,分为生态环保型、科技创新型、都市观光型等,重点建设美泉林农业公园、智坤农业科技园、麟海蔬菜园等。
      与此同时,良渚街道按照“主体产业突出、园区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明显”的思路,对各大园区的规划建设加以引导,对原有的野芦湾、向山园艺、生绿园、龙荷农庄等四个园区进行提升改造,充分发挥其优势和资源,打造精品亮点。
      如今,良渚街道已投资3.58亿元,建成农夫乐园、浪里白条休闲园等省五星级农家乐经营点2家,野芦湾休闲农业园等市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园3家,总面积3347亩,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这些生态休闲园区均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如野芦湾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就是利用石桥、良渚、荀山、良港四个村的水资源和众多的河边杂地及边缘农田,通过统一流转土地,在尊重原生态的基础上,通过路径的蜿蜒设计和繁复的景物叠合,完整利用了原来的河道、芦苇等地貌、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的乐趣。
      还有农夫乐园,是一个以良渚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儿童乐园。在保持农业观光休闲园区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引进主题公园的若干造园手法和经营方式。游客来到园区,可以观看小动物的竞技表现,如小猪跳水、赛跑,还可以进行烧烤、骑马、CS大战、拓展训练等户外活动,让你收获更多的野趣。农夫乐园这种新型的农业观光休闲园区建设模式,在杭州地区尚属首创。“春来万物复绿赏樱雪,夏日塘边竹厦啖枇杷,金秋蜜梨葡萄迎摘客,寒闻梅香看冬去春来”。如今,良渚的现代农业园区正完美地诠释着良渚的美丽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杭城的北部后花园。
    加大扶持 强化保障
    “两区”建设,粮食是重点
    “两区”建设,粮食是重点。在推进“两区”建设中,良渚街道竭力做到保护和资源利用并举,加大扶持,突出重点,强化保障,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努力提升“农业”两区建设服务水平。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良渚街道建设“两区”的重头戏。在粮食功能区内建设机耕道路、排灌渠道、农用电网、排灌泵站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全面提升粮食功能区内的软实力。一是提升粮食功能区的科技能力。良渚街道农技部门通过举办水稻高产栽培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指导推广绿色防控、机械化插秧、水稻高产栽培等技术,以提高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和种田水平;二是大力推广粮油新品种。今年,粮食功能区内全部种上“甬优12”、“甬优538”、“春优84”等高产水稻新品种,同时应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肥药双控技术,增施水稻配方肥、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开展“五统一”服务,即统一病虫测报、统一农药配方、统一配送农药、统一防治时间、统一病虫防治;四是提高农机化水平,加快推广水稻播种、施肥、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稻草捆扎等生产环节的新农机,以节本增效;五是推广粮经轮作先进种植模式,应用水旱轮作、菜稻轮作、虾稻轮作、瓜稻轮作等农作方式,实现千斤粮万元田。
      为引导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两区”建设,特别是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良渚街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完成建设计划且增加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园区建设项目进行考评,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绩效及考评结果实行以奖代补;对连片种植粮食面积20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给予奖励;鼓励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对5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当年新增连片流转土地面积在100亩以上、且年限5年以上给予补助。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又增强了“两区”建设的后劲。截至2014年8月,良渚街道已累计流转土地4万余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2%以上。良渚街道已建成粮食功能区37个,其中省级粮食功能区1个,市级粮食功能区2个,区级粮食功能区34个,总面积达18684亩,共投入资金1760余万元。
      目前,良渚农业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经营的格局初步显现,现代农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施振方 沈桂法
    春溢合作社的蔬菜园区
    野芦湾生态休闲农业园区一景
    良渚街道农技人员查看水稻长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