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一场一

  牧结

建立


多管齐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本报记者 徐琳
  本报讯 9月24日,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带领专家们来到兰溪市,为当地村民送上生态养殖、“三沼”利用、绿色防控等方面的服务。咨询台前,省农业厅土肥领域首席专家陈一定刚把300包新型肥料摆上桌面,转眼间,就被村民领取一空。“这种肥料是水溶性的,跟滴灌结合起来用效果最好,你们现在用的肥料每亩地要10公斤,用这种肥只要8公斤……”陈一定边介绍新型肥料的用法边将使用手册分送给村民。
  兰溪是我省的传统养猪大市。在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前,这里的生态环境经受着严峻考验。“现在污染少了,空气里也没什么异味。”顺康养殖场负责人张劲松自豪地说。2010年底兴建养殖场时,兰溪市农业部门为他们规划了“两分离”(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三配套”(即粪便、沼气和污水处理能力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方案,使养殖场的环境得到根本改变。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市农业部门又根据“一场一策”的要求,为养殖场量身定制污染整治方案。目前,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600立方米的配套池正在施工,到今年11月初建成后,生猪排泄物经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
  沼气用于发电,那么沼液又排往何处?在新天地生态水果种植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记者找到了答案。“用了沼液后,这里的葡萄、枇杷长得特别好,果实特别甜。”新天地负责人徐志鸿说。据他介绍,新天地与附近的兰誉生态养殖场之间有管网连接,沼液直接从兰誉养殖场输送到新天地的沼液池中。
  目前,兰溪市已经建立了3个服务站,该市的30辆沼液运输车在养殖场和规模种植基地间忙碌。到今年年底,兰溪市沼液利用对接面积将超过10万亩,利用沼液70余万吨。
  信息技术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兰溪市农业局建立了病虫害防治平台和测土配方施肥咨询平台。以病虫害防治平台为例:农户者发现间的作物发生病虫害又不知如何解决,即可登录这个平台,现场连线专家,专家通过摄像头了解现场情况,为农户提供解决方案。据了解,目前,这个系统已录入5000多种作物常见病虫害的图谱和相应的防治办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