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杭州,“鲜丰水果”已成为最显眼的连锁标识之一。人流量集中的小区、成熟的商贸市场、主要商业街道等繁华地段几乎都有它的身影。杭州群丰果品连锁有限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其水果销售门店已达200家,其中省内180家,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果连锁销售商,每天大约200吨新鲜的水果,通过“鲜丰”到达千家万户。“现在卖水果当作事业在做。但当年,卖水果只是迫于生计,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公司董事长韩树人感慨地说。
谁也想不到,“鲜丰”如此庞大的“水果王国”,竟起步于十多年前的一辆三轮车。1997年,韩树人还只是一名保安,生活颇为拮据,无奈下,向老乡借了8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利用白天空余时间,兼职卖起了水果。
1998年,华商、欧尚等大型超市开始在杭州初露锋芒,顾客趋之若鹜,韩树人也不例外,不过他的关注点在超市的水果区域。后来,他看到了一本影响他至深的书:《沃尔玛真经》,他确信,水果连锁超市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4年6月,在杭州和睦农贸市场开出第一家水果超市,韩树人开启了水果连锁征程,并成立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了统一采购与统一配送的战略目标。此后,每年稳步扩张,2013年,新开店数目达到50家。“十多年来,我们只专注做一件事,那就是卖水果,”韩树人说。“鲜丰”正是因为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依托行业领先的门店数量,稳定优质的鲜果供应,及后台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的客户体验,实现了可持续的单店盈利模式,进而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全产业链模式保证从枝头鲜到舌头
连锁模式的开启,直接考验着货源的供应。批发市场货源显然无法保证品质的稳定性。因为货源供应紧张时,一些无底线商贩甚至会夹杂石头,以谋求更多利润。
另一方面,多地出现的水果价贱伤农事件也引起韩树人的关注,因为水果丰收,供过于求,大批水果价格暴跌,严重滞销,许多果农血本无归。“如果果农按我们的标准来种植水果,我们以高于市场一定比率的价格收购,这样既能保证水果品质,也能保证果农收入。”
当时,协议种植及定单农业在国外已是一种成熟模式,国内则鲜有尝试。2007年,韩树人在上虞沥海镇签订了第一份西瓜种植协议,此后,在海南、新疆、陕西等多个省市,开始了芒果、哈密瓜、冬枣等水果的协议种植。
在这些种植基地,表皮糖度、中心糖度、开花到挂果的时间、化渣率、松脆度等都有严格规定。“如果不按我们的规定种植,或达不到采收标准,我们可以拒收。以西瓜为例,我们给果农的价格每公斤要高出市场价4毛钱左右,一亩地采收4000公斤,也就是说卖给我们会增收1600元,当地果农一般300亩起种,那么就是48万元。如果验收不合格,那么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目前,“鲜丰”拥有38个全球种植基地和49个国内种植基地,保证了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健康新鲜的水果,而“鲜丰”11位水果种植专家,常年奔波在这些种植基地。
连锁经营的一个优势是价格优势。但不久前,韩树人去左岸花园“暗访”,顾客们的反映出奇一致:“水果的品质一贯很好,不像其他水果店时好时差,唯一不足的是价格稍贵了一点”。
“在重视舌尖安全的今天,低价不再是水果的核心竞争力,一以贯之的好品质才是,”他拿起一粒冬枣,咬了一口,松脆的声音清晰可闻,“要达到这样的松脆度和化渣率,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使用的有机肥1600元一吨,而化肥的成本会更低,我们保证的,首先是品质。”
这样的冬枣,“鲜丰”给果农的协议收购价就高达50元一公斤,而没有协议收购的果农,为了赶在中秋节前卖个好价钱,会使用催熟剂。“催熟的冬枣收购价最低的只要14元一公斤,但它们绝对不会进入“鲜丰”的收购范围。”他说。
开启互联网+全程冷链模式
2012年中国果品连锁协会发布数据,发达国家成年人人均消费水果150公斤,中国成年人人均消费水果仅23公斤,中国水果零售业还有足够大的空间潜力。
十多年专注做水果,“鲜丰”已形成了4个水果品牌:“鲜丰水果”、“杨果铺”、“鲜果码头”、“水果码头”,分别对应零售、干果、鲜榨果汁和批发,全方位做好水果这门生意。
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步到来,让“水果生意”也变得难做起来,“鲜丰”也在努力尝试拥抱互联网。
韩树人说,从2009年起,公司便成立独立的电子商务事业部,着力开始对电子商务渠道的开拓,截至目前,已建立起“鲜丰”官网、天猫旗舰店、微商城等多个电商销售服务渠道,在上海、杭州、绍兴等长三角地区,只要有“鲜丰”的门店在,就可实现线上订单,线下配送。
但他不讳言,即使像“鲜丰”这样已解决了货源问题的大型实体零售企业,也无法破解水果线上销售的区域限制。但这并不是无解之题,“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如果成为一个全国性公司,那么区域限制自然会打破,每个客户的订单会自动匹配到所在城市最近的门店,以实现大范围、高效率的上门配送。”“鲜丰”现正向全国性公司这一目标发展,开拓上海市场,以沪杭为中心辐射苏南,从而形成沪杭宁三角战略态势。“我们的目标是,2015年门店扩张到480家。”
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全面改造已有的100多家门店,从卖场形式转变成田园风格的“体验店”,另一个更大的动作是,今年8月,投入3000多万元,由美国知名设计师设计的,大型冷鲜库在康桥正式动工,预计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冷库建成后,将成为电商配送中心,作战半径也会扩大,以杭州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将实现全程冷链。”
把农民工变成专业的产业工人
在位于勾庄的杭州果品市场,八层楼的“鲜丰”创业大厦矗立在入口处,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生机勃勃的年轻脸庞。
在“鲜丰”现有的1500名员工中,农民工店员1200人,平均年龄只有24岁。或许是韩树人自己出身于贫穷人家,他对没有文凭的农村孩子抱有一份深切的责任,“我希望‘鲜丰’把这些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这是‘鲜丰’品牌发展的基石,也希望‘鲜丰’给他们带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社会底层的人有希望,感到温暖了,社会才能变得更和谐。”
2008年,“鲜丰”成立了水果学院,每一个来“鲜丰”的年轻人,都会进入水果学院进行系统培训,从水果摆放到保鲜控损,让他们在培训中真正热爱水果,从而成为一个懂水果营销的专业人员。
一大批年轻人在这里成长,并成为业务骨干,300多名的管理层人员中,70%来自于门店的一线销售员。19岁来杭州,在九佰碗打了一年工的涂伸相,来到“鲜丰”后,再也没有产生过跳槽的想法,现在他已是公司营运中心副总监,也成为全公司年轻人的励志楷模。
公司还成立了“店长创业基金”,鼓励更多的人成为公司门店股东。2010年,公司出资100万元,正式颁布《群丰店长创业基金管理章程》,帮助更多店长入股群丰,参股门店,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到2013年,总基金已到达500万元,入股的员工已达50多人。
庄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