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打造“美丽经济”农业版

——访桐庐县县长方毅

  □本报记者 俞廷尚
  近年来,桐庐县立足生态优势,把现代农业作为“美丽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内容来抓,使之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面对发展“美丽经济”的大好机遇,现代农业如何乘势而上?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桐庐县县长方毅。
  记者:今年7月,桐庐县作出了《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的决定》,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在这一发展战略下,桐庐现代农业确立了怎样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方毅:发展“美丽经济”,就是把生态作为战略资源来打造,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农业“美丽经济”建设,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创新驱动为支撑,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立起与美丽生态、美丽城乡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县“美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我们秉持四个原则:生态至上,坚持绿色发展;着眼长远,坚持统筹发展;立足特色,坚持错位发展;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发展。我县将立足高效、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重点推进旅游农业发展工程、品质农业创建工程、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工程、“三农”改革深化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设,打造“美丽经济”农业版。
  记者:当前桐庐现代农业的特色和亮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今后要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和提高?
  方毅:近年来,我县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平台,积极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色彩农业建设、农业功能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亮点突出。去年,桐庐作为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
  下一阶段,我县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围绕农业增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基本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农业产业功能多元、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的目标,初步形成综合效益显著、具有桐庐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围绕农业生态,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创建工作,开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局面。三是围绕农业科技,提升科技兴农水平。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形成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施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四是围绕信息经济,积极打造“智慧农业”。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和电商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智慧化发展。
  记者: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中,桐庐坚持高效农业与旅游紧密结合,成效明显。你们是如何做好这篇文章的?
  方毅:我们按照“统筹城乡、转型升级、增收惠民”的思路,进一步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突出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蜂业、水果、名优茶、蔬菜、水产、蚕桑等农业主导产业以及中药材、食用菌等新兴农业产业。同时,根据我县确定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开展“色彩农业”建设,重点在国省道沿线,富春江、分水江两旁,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推出农业生态观光游、农耕农事体验游、浪漫赏花游、四季水果采摘游,重点开展以农业农田景观、特色农业景观、休闲农业景观为核心的“三大景观”建设,打造农业景观和美丽田园,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在推进“五水共治”和发展“美丽经济”的大背景下,桐庐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
  方毅:今年,我县被确定为全省18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整建制推进县之一,这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带来机遇。在推进“五水共治”和发展“美丽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县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与“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无违建县”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农民增收等工作紧密结合,重点抓好农业治水、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制度创新等工作,以此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