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风瘫痪的丈夫,东阳市六石街道樟村村农妇韦仙姣始终不离不弃细心照料,走过一道道难关。她对生命、爱情、家庭的执着在当地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丈夫韦巧明今年57岁,年轻时是个心灵手巧的木匠师傅。32年前,他与同村的姑娘韦仙姣恋爱结婚,之后夫唱妇随,两人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并有了爱情结晶。早在1986年,夫妇俩通过勤劳致富,在村东边盖起3间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
随着两个儿子的长大,人到中年的韦巧明、韦仙姣夫妇决定外出打工。2008年,夫妇俩到贵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韦巧明当了一名采购员。
韦巧明患有高血压,但他认为自己还年轻,不想早早吃药,也没有定期到医院检查,结果给自己埋下了一颗炸弹。2008年11月初,刚过完50岁生日的韦巧明在一次与工友外出采购材料时,栽倒在地。经医院检查,韦巧明系高血压引发脑干出血,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一定要救活我丈夫……”韦仙姣哭着央求大夫。在专家的抢救下,韦巧明的性命保住了。5个半月后,韦仙姣与韦巧明一同回到了东阳。韦仙姣便开始了漫长的照料生涯。
韦仙姣每天都期盼着丈夫能好起来,可两年前,韦巧明却又并发尿毒症,必须做透析治疗,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背上了沉重负担。为了节省治疗费用,韦仙姣专门请教了医生,学会了给丈夫做腹透治疗。在韦仙姣家的客房里,整整堆放着10多箱低钙腹透析液。“一箱透析液只能用2天,每天要透析4次……”
丈夫瘫痪后,吃喝拉撒全在床上,除了照顾丈夫,韦仙姣还要承担买菜、做饭、洗衣、收拾卫生等家务。韦巧明大便不畅,整整3年,都是韦仙姣用手指给挖出来的;她坚持每天用温水仔细为丈夫擦身清洗,上痱子粉……7年下来,韦巧明的身上没长过一次褥疮,在他们的家里,闻不到一丝异味。
妻子对你好不好?好!面对笔者的提问,说话含糊不清的韦巧明居然清晰地作了回答。 郭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