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正走向融合

  10月25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2014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指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机制已初步形成,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正在走向融合。
  目前,3G网络覆盖到全国所有乡镇,宽带在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91%,宽带接入农村用户超过4700万户。全国涉农网站已达4万多家,12316服务热线已覆盖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全国有10个省(市)22个县正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
  盘点当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存在两大特点:一是农业生产向智能化发展。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先后启动实施,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全国共筛选出310项农业物联网成果,涉及农作物“四情”监测、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调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二是农业经营向网络化转型。近两年在大城市郊区涌现出一批为市民提供日常生鲜农产品的电商企业,且势头强劲。目前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农产品网上交易量迅猛增长,涌现出一批“淘宝县”和“淘宝村”。
  陈晓华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并逐步覆盖到全国更多的村;继续抓好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力求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推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应用;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农产品进城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下乡双向流动的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让农民公平享受信息化发展成果。
(摘自《农民日报》 毛晓雅/文2014年10月2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