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猪不仅卖生猪能赚钱,就连粪便都能间接带来不少经济效益。”永康市唐先镇唐先三村施新年是该镇芳年养猪场的负责人,同时也是60亩葡萄果园的主人。今年,施新年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沼气利用系统、沼液滴灌喷雾系统和堆肥系统,实现生态养殖零排放、对环境零污染。到了今年葡萄收获的季节,他家的葡萄大丰收,而且味道特别甜。“猪尿流到这里,经过这个发酵池会产生沼气,沼气多的时候就会流到储气罐里,沼液则流到田间,对果园进行滴灌。”施新年指着沼气利用系统和沼液滴灌喷雾系统介绍说,他的养殖场有近300头猪,一年下来,所产生的粪便可给60亩果园施肥,每年节省1万多元肥料钱。
这是该市开展“五水共治”,对养殖场实施整改升级、种养结合后,排泄物循环再利用的一个实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该市原有禽畜养殖场430多个,为了“五水共治”优化生态环境,今年以来,该市果断关停治污能力差的“低小散”养殖场,对各大型养殖场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整改提升,禽畜排泄物必须经过沼气利用系统集中处理后才能外排,并且必须增加配套种植业,实行种养结合,就地消纳外排沼液,平均每5头猪就得配套1亩以上的生态消纳地。
在推广种养结合模式中,该市不断探索新路子。目前已有伟丰公司“猪场—猪粪有机肥—蔬菜、牧草基地”模式、茂盛公司“烂菜叶、猪粪—沼液—蔬菜、火龙果种植”模式、旺盛达公司“马粪(生活垃圾)—沼液—油茶(果、蔬)”模式、土特产公司“蚕粪收集—有机肥—桑(茶、蔬)”等10种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模式,并已初见成效。像伟丰肉食品公司实施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年经济效益达100多万元。
同时,由该市鼎昆农业开发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大手笔建起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收集永康市内畜禽排泄物进行集中处理,通过真菌发酵等措施生产的有机肥产品已达到国家标准。
“以前我们常为禽畜粪便的出路犯难。有的养殖场禽畜粪便直接外排,污染环境;有的养殖场则先把禽畜粪便暂时堆在附近一块空地让它自然晾干,再慢慢等待买家上门。”一位养殖场主说,这两种情况都造成臭气熏天、苍蝇遍地的现象,影响了环境卫生,而前者对环境的污染更大。自从鼎昆公司敞开大门大量收购禽畜粪便以后,大家就将禽畜粪便卖到这家公司。鼎昆公司回收粪便,做成复合有机肥,既确保了养殖场周边环境卫生,又让养殖户增加了收入,一举两得。“禽畜粪便如果直接‘喂’给农作物,距根太近,或量稍多一点,很容易烧伤作物。此外,没有充分发酵降解的农家肥,农作物很难直接吸收。”鼎昆公司负责人吕红伟说,公司生产的有机肥因经过微生物充分发酵降解,形成能让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简单营养物质,肥效自然就能充分发挥。加上这样加工出来的有机肥是完全原生态的,用它种出来的农产品自然无公害,所以,产品推出后很受种植户的欢迎。
对于这样一个既赚钱又能帮助治理环境的绿色环保新产业的前景,吕红伟非常看好。他说:“环境卫生门槛的提高,更多的养殖户会自觉地把禽畜粪便送上门来。因此,原材料不用担心。而产品又如此地受市场热捧,公司明年还打算扩大产能,年加工禽畜粪便能力提高到3万吨以上。公司目前已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校携手,针对葡萄、蔬菜等农作物对营养元素需求的不同,专门开发葡萄颗粒复合肥和蔬菜颗粒复合肥。”“原来人人厌恶的猪粪,经过处理后变成了农户竞相抢购的香饽饽。”唐先镇镇长徐鹏介绍,该镇目前已有3200亩葡萄安装了沼液滴灌喷雾系统,大部分养殖场建有生态沼气池,种植户每年使用有机肥达上千吨。
章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