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北平无战事》,不仅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更在电视圈引发强烈震动。观众沉醉于几大影帝飙戏的同时,也对该剧的历史事实和细节充满好奇。《北平无战事》中哪些事件是真实发生过的?哪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导火索:“北平七五事件”
《北平无战事》整个故事以国民政府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所牵涉的贪腐案为线索展开,导致贪腐案浮出水面的事件则是“北平七五事件”。
1948年7月4日,国民党北平当局通过《救济来平学生办法》,决定停发东北流亡学生的公费,北平市参议会通过《征召全部东北(流亡)学生当兵》议案。流亡学生认为北平市参议会议长许惠东要将他们送去当兵,在7月5日聚集到许惠东住宅前抗议,原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参谋长王鸿韶叫学生派出代表谈判。谈判结束,学生代表走出准备宣布结果时,学生们拥向门口处,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调来的青年军第208师搜索营向学生开枪射击。在此次惨案中,死者9人,伤者48人。在陈继承调来青年军之前,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曾指示陈“士兵不准带枪,更不许打学生”。
笕桥机场中国空军曾与日军正面交锋
《北平无战事》第一个镜头就出现在杭州笕桥机场。
笕桥机场位于杭州市东北郊。1930年,蒋介石决定在原中央军校航空班的基础上,择址杭州笕桥,扩建为中央航空学校。1931年春校舍和机场等建成,设立机构,采购飞机,招生办学,并先后在洛阳、广州设立分校。至1937年抗战前,共培训学员500余名。抗战爆发后航校迁走,而笕桥机场作为空军的主基地使用。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曾与日本空军正面交锋,也曾创下辉煌战绩,但终因整体实力上的差距,最终几乎拼光老本,失去战斗力和制空权。
杭州解放后,笕桥机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接管,仍作为航空学校和军用机场使用。1957年改为军民两用机场。2000年因萧山机场建成使用,民航撤出笕桥机场。
民食调配委员会本为解民饥,却成贪污重灾区
剧中一再出现的民食调配委员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在各地成立民食调配委员会。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成立后,负责向工厂、手工行业、学校、医院、慈善团体等特定对象配米,所需粮食由粮食部供给。从1947年到1949年的两年时间里,这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市民生活的稳定,保证了中下层市民基本生存和粮食消费。
但当时国民党内部腐败严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是常态,民食调配委员会掌握的物资也成了走私和贪污的重灾区,有市民靠分得的粮食勉强糊口,但有更多市民和学生并不能得到保障,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中。历史上的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未能解决恶性通货膨胀及其导致的物价飞涨局面。
剧中那些真实人物
王蒲臣:经戴笠介绍加入国民党军统
剧中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站长王蒲臣和陈继承一样,是原名原姓的真实人物。
王蒲臣(1902年—2006年),浙江江山人。1935年在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工作时,往访戴笠,戴即介绍王加入军统。曾任军统局平津总督察兼肃奸委员会督察组组长,保密局驻北平少将督察长,后赴台。
陈继承:与傅作义发生矛盾被调离
“北平七五事件”中镇压学生的陈继承也是历史真实人物。陈继承是江苏靖江人,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国民党陆军中将。他几乎参与了国民党史上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后来,他出任国民党第十一战区第一副司令,兼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在北平主持华北日军受降。1946年8月任扩编后的北平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47年12月1日,任华北“剿总”第一副总司令,后因同傅作义发生矛盾而被调离。
“马汉山”:被毛人凤处死
“马汉山”实有其人,是蒋经国反贪剑锋所指的要害人物。剧中马汉山是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北平市民政局局长。
马汉山的原型叫马汉三,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平市民政局局长等职。后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1948年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
“铁血救国会”蒋经国领导的“第三种势力”
1948年春,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战场完全处于劣势,江淮战场也是危机四伏;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的部下和亲信也开始众叛亲离。对此蒋介石焦虑不安,经常发怒骂人,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蒋经国身上,希望以他为核心重新纠集力量,建立一个新的秘密组织,发挥控制和指挥作用。
1948年4月中旬,蒋经国在南京召开秘密会议,每人的座位上放着一份油印的《铁血救国会章程》和《誓词》,出席会议的有胡轨、王升、李焕、方庆延等30多人。蒋经国发表讲话:“亲爱的同志们,你们都是我一直最信任、最肯干、最忠诚于领袖和三民主义伟大事业的骨干……我希望大家成为疾风劲草和中流砥柱,要永远忠于三民主义,忠于领袖……为了完
成这个伟大使命,就必须发
展第三种势力,今天成立‘铁
血救国会’,就是以此作为领
导反共的核心组织。”《北平无战事》里,国民党中央派员北上查处腐败打“老虎”,正是由蒋经国和这个组织的成员策动和主导的。在组织内部,蒋经国被称为“建丰同志”,剧中曾可达正是他的手下干将。
孔令侃与扬子公司
曾被蒋经国查封
孔令侃就是剧中扬子公司的“孔总”,是孔祥熙与宋霭龄的长子。
1943年宋美龄到美国访问,孔令侃担任其秘书。孔令侃回国后利用孔家的财产和影响,利用自己在美国建立的关系,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开办了一家扬子公司。扬子公司由孔令侃独资经营,实际上背后却有孔、宋两大家族的背景。虽然孔祥熙与宋子文两人水火不容,但宋美龄却对孔令侃钟爱有加。宋美龄一生无子,宋氏一门都是晚婚而且儿女稀少,只有孔家人丁兴旺,而其中孔令侃又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因此宋美龄极力培养他,以此与蒋经国、蒋纬国抗衡。
1948年,中国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国民政府进行金圆券改革,蒋经国到上海督导经济管制,以铁腕手段抑制物价,查封了孔令侃的扬子公司。但由于蒋介石和宋霭龄的干预,这次行动被挫败。此后,孔令侃将资金转移到海外,本人定居美国。宋美龄到美国后住在孔令侃为她购买的公寓内。
(摘自《京华时报》 2014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