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常山县金仙家庭农场看到,慕名前往购买鸭子的市民不少。这些在稻田里放养的鸭子每只一般都能卖到50元左右,价格要比市场上圈养的鸭子高出许多。农场负责人陈清明说:“今年放养了1万多只麻鸭,10月中旬上市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已经售出了2000多只,市场销路根本不成问题。”
陈清明是常山县首位尝试“稻鸭共栖”农作模式,在水稻田放养麻鸭的种粮大户。去年8月,在县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陈清明在门前的60多亩稻田里放养了3000只麻鸭并取得成功。到10月份出售时,鸭肉的口感很好,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卖光了,而且价格也很不错。今年,陈清明进一步扩大了“稻鸭共栖”的规模,放养面积达到了200亩以上,8月份之前就投了1万只麻鸭在稻田里放养。
陈清明说,在水稻田里放养长大的鸭子,不但品质好,鸭肉鲜嫩,口感绝对要比普通圈养的鸭子好很多。像他这种放养管理模式,一个人养殖5000只麻鸭是没问题的,难就难在小鸭子的管理。由于稻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始时往往会有一些小鸭子跑到田里,到了晚上没有听从叫唤而落单。一般驯养20天以后放到田里去就很好管理了。“这种鸭子在水里长时间泡着没有问题,只要空气好,一般来说不会生病。这些鸭子专吃稻田里的福寿螺、虫子,很厉害的。”
据陈师傅介绍, 稻田放养麻鸭,不用担心鸭子在稻田里窜动会踩踏水稻影响产量,麻鸭的体型刚好能够自由穿行在水稻行间,丝毫不会损伤到水稻,鸭粪作为水稻生长的优质有机肥,还可节省不少的生产成本。
经过鸭子采食过的稻田,看上去要比普通稻田更加光滑平实,田里几乎看不见杂草和虫子。陈清明说:“‘稻鸭共栖’对治虫治草效果很好,一般鸭子走过之后,杂草都被踩死了,根本就不需要用除草剂。今年养鸭的200多亩稻田,光农药和人工成本起码就节省了1万多块钱,同时一亩田至少还额外增收五六百元。”
在田头,陈清明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效益账。他说,经过“稻鸭共栖”产出的稻米,同样的水稻品种,品质比别人的要好,市场价一般能卖到15块钱1公斤,虽然价格高,销路却不愁。鸭子、鸭蛋的产出和稻田里节省下来的化肥、农药、人工费等,今年每亩至少可增收700多元。今年200多亩稻田应用这一模式,仅养鸭一项,可增收10万元左右。
常山农技专家何水清认为:“‘稻鸭共栖’模式增产增收非常明显,每亩田搞得好的可以达2000元左右的经济效益,而光种水稻一季加再生稻,能有1000元效益就不错了。” 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