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江苏引进水凝纳米膜栽培法

“地板”上种出小番茄

  近日,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西锄村的辰希缘现代农业园里,采用新技术种植的小番茄陆续采摘上市。今年5月,“辰希缘”从日本引进水凝纳米膜栽培法,栽种了2880平方米小番茄,成为全国首家采用该方法大面积投入种植的企业。据了解,此前在全球使用该技术的仅有日本与迪拜。
  日前,笔者来到该生态农业园一探究竟。“请换上拖鞋进去!”技术员江先勇提醒说。笔者推开大棚门,映入眼帘的是用黑色无纺布铺成的“地板”,地面干净 整洁,一棵棵番茄植株顺着棚顶悬挂的铁丝争相生长,其中最高的已有近两米。番茄植株都固定在地面的泡沫板上,而支架的下方就是水凝纳米膜栽培系统。技术员将笔者带到了一套设备面前,“这套设备就如‘心脏’,控制着这个大棚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水等成分,由技术员调控好供给时间和用量,每天由系统自动操作完成”。
  水凝纳米膜栽培法完全脱离土壤,技术员掀起了一块泡沫板,植株的根系如“蚕丝”般紧密地附着在一层薄膜上,这层薄膜就是“水凝纳米膜”。膜上有许多纳米孔,这些孔可以阻挡各类病毒、微生物,只有水和各种营养成分会通过,附着的根系会从膜下的营养液中吸收到养分。
  据了解,与土壤种植相比,该栽培技术不仅防止了培养基、水等资源的流失,还避免了农药残留、病虫害等,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将种植密度提高3到4倍,而培育成本只有土壤种植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我们通过控制水量供给可将番茄的甜度控制在10%到12%之间,是普通小番茄的3倍,并且由于使用滴管供给营养,产品质量均衡性高。”
  在小番茄试种成功后,生态园还用该技术种植了佩普基诺果,俗称“拇指西瓜”,仅有3厘米长,目前部分植株已结果,预计今年12月可上市。
蒋梦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