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爸妈一直很关注的小班化教育,即将在农村中小学试行。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到2016年秋季开学,小班化教育会基本覆盖全省农村自然小班学校。
小班化有利促进基础教育均衡
“推进农村小班化教育,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才能真正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缪水娟在《意见》发布会上说。
近年来,随着我省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中小学生源持续减少,出现大量班额30人以下的自然小班学校,成为我省义务教育的“托底部分”。
这些学校多集中于山区、海岛。农村学校学生数减少了,但教育教学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小班化带来的个性化发展,我省从2010年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启动开始,就将小班化教育研究列入改革日程。经过5年的深入调研,于最近提出该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未来几年间,我省各地应逐年扩大农村学校小班化改革实验的范围。到今年年底,30%农村自然小班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到2015年秋季开学扩大至50%;到2016年秋季开学要达到基本覆盖全省农村自然小班学校。“农村小班化教学已经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不少地方政府都下拨了专项经费支持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说。
农村孩子有了课程选择权
《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农村实际情况,从教育管理、课程开发、课堂模式、教育评价、师资培养等5方面对学校进行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导。
其中提出学校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科学课程和实践课程,构建有特色的小班化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创新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包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是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构建学校小班化教育管理体系,开发个性化课程,“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
这些在慈溪市逍林镇镇东小学的小班化教育实验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学校让国家课程校本化,将口风琴、美术剪纸等校本课程放入课程当中。1至2年级的童心社团课程不分班,开设多门子课程,实施教师走班教学。
学校的口风琴、剪纸、科技、体育等都已成为慈溪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社团课程,并从中满足兴趣需求,发展个性,学习特长。
推进小班化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关键。《意见》提出培育小班化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加大小班化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意见》专门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研科研部门、督导评估部门在推进农村小班化教育中的职责作出明确的要求,以保障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施。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