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柴海涛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近期对几大电商平台进行的质量抽查显示,在我国的电子商务商品销售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率达到26%。
据了解,当前侵权假冒行为呈现三大新特点:侵权假冒商品违法活动由多人或多个团伙配合实施,形成了原材料提供、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链条,组织分工严密;由实体市场向互联网领域转移,网络成为重灾区;逐渐向农村和城乡接合部集中,监管难度加大。
柴海涛表示,国家已高度关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和网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农资、汽车配件、儿童用品,还有一些网上卖的抗肿瘤保健品、治疗慢性病药物,都是关注的重点。未来,在电子商务的网络市场和实体市场之间,政府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新的特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