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美丽乡村

不卖石材卖山水

天台后岸村欲打造美丽经济新模式

  •   台州市天台县后岸村原是个吃“石板饭”的村落,村民们以打石板为生。如今,该村向发展农家乐致富的“美丽经济”转变。12月7日,天台举行了山区经济转型模式选择与建设策略研讨会。会上,省农办、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与天台县有关领导探讨“后岸现象”,并支招如何把该现象推广为“天台模式”。
    从吃“石板饭”到吃“旅游饭”
      早年,后岸村一直依托几百亩石矿资源,家家户户从事石板行业。“石板饭”让后岸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年参与井下石材开采的200多个村民,普遍出现职业病,已有8人死于石肺病,5人现已丧失劳动能力。
      在天台县山区经济转型和美丽乡村政策的引导下,该村关掉所有石矿,全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从以打石板为生的“以命换钱”生存方式向以农家乐致富的“美丽经济”转变。
      后岸村依山傍水,“十里铁甲龙”山矗立村前,对岸就是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可谓旅游资源丰富。后岸村集体探索出统分结合、公私共赢的“公司合作制”运营新机制,率先创办农家乐,并为村民创办农家乐提供个性化布局规划指导,有效地增强了市场对接能力。
      同时,村集体为每个农户担保,可向农村合作银行贷款3-5万元缓解资金瓶颈,吸引了大量在外经商、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它走的是一条从卖石头到卖山水空气,从吃‘石板饭’到吃‘旅游饭’的转型新路。”天台县委副书记杨胜杰概括了后岸村的典型意义。
      仅3年时间,后岸村共开设农家乐52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4家),从业人员300多人、住宿床位1300余张,可供1500人同时就餐。“今年各农家乐平均创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60余万元。”后岸村村委会主任陈文云说。
    从“后岸现象”到“天台模式”
      如今,“后岸模式”已复制到天台西部美丽乡村联盟、平桥张思古村游、雷锋古窑漂流游等景点。“乡村旅游要考虑融合,比如说后岸村的石材是一种文化,可以用石材做塑像,这样游客参与度就会高起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全华为后岸村今后的发展支招,探讨如何把“后岸现象”更好地推广为“天台模式”。“文化挖掘应该成为转型的重要源泉。浙江不缺客源,缺的是产品和创意。”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郭鲁芳认为不能去强求千篇一律。“乡村旅游现在更加注重体验与互动性。农村就应该有农村的原汁原味,记住乡愁应该是让人记住农村的善良与淳朴。”浙江日报美丽浙江事业部杨剑灿主任说。
      近年来,天台通过旅游推动山区经济特色发展,“始丰溯源”、“寒山神隐”和“寻佛问道”3条风景线形象初显,34个精品村基本建成。今年1月至11月,全县农家乐共接待游客206.5万人次,实现收入3亿多元。 李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