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西兰花生产出口基地和设施茭白生产基地,是全国第一个水稻亩产超“纲要”、上“双纲”的地方,也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源地之一;
这里,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性文件,也诞生了全省首家股份合作农场;
这里,西兰花、西瓜、杨梅等种植面积、产量为全省第一,海域面积、水产产量、产值均居全省首位。
这就是台州,一方依山傍海的沃土。
品牌,提升价值
眼下正是柑橘销售旺季,同样是柑橘,今年在各地一片量增价跌的柑橘“卖难”声中,浙江忘不了柑桔合作社生产的柑橘却依然十分抢手,在全国各地的展销会上,一箱5公斤装的蜜橘售价高达80元,还供不应求,远高于其他产区的柑橘售价。同样是西兰花,其他产区的只能摆摊叫卖,而台州西兰花出口到质检要求最高的日本市场。同样是鸡蛋,在今年的省农博会上,由温岭绿野畜禽公司生产的康野牌鸡蛋,被杭城市民追捧,天天供不应求。
近年来,得益于农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台州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日益提升。来自台州市农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达到8200件,有24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全国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最多的地级市。73个农产品获浙江名牌产品和浙江名牌农产品称号,63个获台州名牌产品称号。在浙江农博会上,台州农产品获金奖数始终保持全省第一。
在农业专项评奖上,浙江省首届“九峰杯”十大精品杨梅台州占3席、省十大优质西瓜占4席、省十大名牌柑橘占3席。在区域品牌创建上,有17个农产品规模生产地获“中国特产之乡”称号。温岭西瓜、临海蜜橘、玉环文旦、三门青蟹、仙居杨梅、路桥枇杷、黄岩茭白等一大批区域品牌的打响,给当地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突破点。201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2.96亿元、增加值213.3亿元,均比上年可比增长0.6%。农民人均纯收入16126元,名义增长10.7%,实际增长8.6%。
品质,源于传承
台州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的背后,是农产品品质的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台州市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日趋完善,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更加严密,产品包装、标识更趋规范,品质更有保证。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有机食品45个、绿色食品180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70个、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基)地208个。
在这些品质卓越的农产品中,不仅拥有皮薄肉嫩、汁多化渣、风味浓郁的柑橘,色泽艳丽、酸甜适口、风味独特的杨梅,还有汤色鲜亮、香高持久、滋味纯爽的高山绿茶,更有结实紧凑、肉质鲜美、体态匀称的三黄鸡,壳薄螯大、脂高橙黄、肉质细嫩的青蟹。这些品质上乘的品牌农产品,有继承了1000多年历史的仙居杨梅,有早在三国时期就栽培的临海蜜橘,还有曾被作为贡品的黄岩蜜橘,它们不仅传承着深厚的农耕文化,有的还不断发扬光大,创新发展。尤为可喜的是,台州的品牌农产品在全省历次质量安全监督抽检中,其质量百分之百合格。
创新,书写神话
台州撤地建市至今有20载。在这片希
望的田野上,台州农业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20年来,在全市GDP构成中,一产比重下
降,二、三产比重上升,台州早已走出以农
为主的格局。但农业自身内部结构快速调
整,逐步向多种经营、效益型农业转变,实
施品牌战略,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了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的生产格
局。
在台州,粮油、蔬菜、水果、畜牧、茶叶、水产
等主导产业已成规模,主导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台州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是我国第一个水稻亩产超“纲要”、上“双纲”的地方。近年来,粮食单产连年刷新纪录。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居全省前列,其中,西兰花产业带为全国最大的秋冬西兰花生产基地,全市西兰花种植面积10.5万亩、产量17万吨,占全省面积、产量的50%,占全国的1/4。
台州为消费者提供了舌尖上的美味。黄岩蜜橘、临海无核蜜橘、玉环文旦、仙居杨梅、温岭高橙、路桥枇杷等品牌农产品久负盛名,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台州农民“追着太阳种西瓜”,让“走出去”农业在异地闪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0多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万农民走出去发展西瓜、柑橘、杨梅等特色产业,累计建立市外生产基地60万亩。据统计,全市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895家,共有成员11.2万户,带动农户57.8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覆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海洋渔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包括柑橘、蔬菜、畜禽、杨梅、西瓜、水产、竹木等40多个主导特色产品,成为产业化链条上联接农户与企业、农户和市场的充满活力的重要载体,2012年全市合作社实现经营总收入74.88亿元。 尚为民 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