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浙江气象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来了

1月下旬到2月中旬或将有大雪,小寒时节重防冻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新年伊始,全省便迎来一股较强冷空气的侵袭,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达6℃—8℃;“冷”成了天气的主旋律。元旦期间(1日至3日)我省以晴冷天气为主,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在-2℃—-5℃,山区-6℃—-8℃,出现冰冻或严重冰冻。不过从今天开始,这股凛冽的冷空气影响将结束,气温也将逐渐回升,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将升至12℃-15℃,从4日起,全省转多云天气。
连晴天数多,火险等级高
  入冬以来,冷空气虽然一波接着一波,但是大部分都以干冷空气为主,它除了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外,并没有那种雨雪连绵冷到发抖的阴冷。这次的冷空气也是一样,除了降温和大风,并没有出现降水。
  自去年12月12日至今,我省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明显的降水,杭州已连晴22天了,几乎没有下过一点雨,日复一日地晴朗,日复一日地干燥。
  据统计,去年12月以来,全省平均温度为6.6℃,比常年偏低1.1℃,降水量18.5毫米,比常年偏少6成,降水日数只有5天,偏少3天。
  常年1月是我省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全年最低,仅5.6℃,月极端最低气温浙西北山区-10℃—-8℃,常会出现低温冰冻和雨雪天气。据省气象台预测,今年我省最冷的时段将出现在1月下旬到2月中旬,其间或将有大雪。所以,不少人期盼中的雪花飘飘还要耐心等待。
  据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未来一周,全省仍然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晴朗模式继续。没有降水,空气中也就没有足够的水汽,十分干燥。
  由于近期我省降水持续偏少,天干物燥,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省气象部门提醒公众需注意用火安全。
小寒时节,农事重防冻
  下周二(1月6日),即是小寒节气。小寒一般都在“三九”前后。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其寒冷程度可想而知。农气专家提醒农户,要趁着晴暖天气,提前给农作物穿上“新衣”、盖上“新被”,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
  从农事角度讲,小寒时节要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要做好培土壅根,施足过冬肥,浇好防冻水。寒潮来临前,可泼浇稀粪水,撤施草木灰,能有效减轻低温对油菜等春花作物的危害;露地栽培的蔬菜可用作物秸秆、稻草等稀疏地撒在菜畦上作为冬季长期覆盖物,既不影响光照,又可减小菜株间的风速,阻挡地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防冻的效果。遇到低温来临时,可再加厚覆盖物,等低温过后再及时揭去。
  大棚蔬菜此时要尽量多照阳光,即使有雨雪低温天气,棚外草帘等覆盖物也不可连续多日不揭,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营养缺乏,导致天晴揭帘时植株萎蔫死亡。高山茶园,特别是西北向易受寒风侵袭的茶园,要以稻草、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篷面,以防止风抽而引起枯梢或沙暴对叶片的直接危害。雪后,应及早摇落果树枝条上的积雪,避免造成枝干断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