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这些新品种新技术你知道吗

(一)

  2014年12月23日,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对花卉所承担的“红/黄麻新品种选育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进行成果鉴定。
  该项目根据麻类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了红/黄麻新品种选育研究,收集鉴定红/黄麻种质资源346份,选育出优质、抗炭疽病专用品种等3个,为麻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研究集成红/黄麻轻简化高效栽培、机械化剥皮、封闭沤麻技术,解决了传统生产中劳动强度大和污染严重问题;开发出可降解的红/黄麻地膜、纤维膜等产品,研究形成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麻纤维膜浸渍肥料液水稻机插集中育秧应用技术,促进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应用;利用红/黄麻骨作木塑生产原料,开发出可降解花钵等系列产品,提高了红/黄麻副产品的利用效益。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总体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二)
  最近,杭州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在萧山棉麻研究所召开项目验收会,该所承担的“莺歌凤梨属杂交育种及远缘杂交技术研究”、“常绿水生鸢尾目标花期促控栽培及高效商品化生产技术研究”、“催花用牡丹品种引选及保护地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五个项目通过了验收。“莺歌凤梨属杂交育种及远缘杂交技术研究”项目开展了莺歌凤梨优良株系筛选,选出了64个优良株系,其中“凤剑1号”已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常绿水生鸢尾目标花期促控栽培及高效商品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研究了常绿水生鸢尾花芽分化的规律,探明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对常绿水生鸢尾生长和开花的影响,总结出1套常绿水生鸢尾促控栽培的商品化生产技术规程。
  “催花用牡丹品种引选及保护地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引进10个中原牡丹品种,通过保护地栽培,适应性评价,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优质种苗生产技术和自产种苗催花技术,为规模化生产催花牡丹种苗奠定了基础。
(三)
  时下寒冬已至,沈阳农业大学的新型日光温室内却春意盎然,该校教职员工正在新研发的滑盖式节能日光温室内忙着测量采光量、温湿度、二氧化碳量及作物生长的相关数值,为该新型温室的推广积累数据。
  据了解,与传统日光温室相比,滑盖式日光温室可通过智能调控温室外的彩钢板覆盖件,调控温室内的温湿度等,提高果菜产量15%—20%。新型滑盖式日光温室技术良好的节能和产出效果已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
  科华 丁华侨 张文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