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叶敏
本报讯 1月14日,全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推进会在杭州召开。今年是全面推进试点省建设的开局之年,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其作为牛鼻子工作来抓,要把首战当决战,确保取得“开门红”。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农业部科教司副巡视员杨礼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尽管我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试点省建设而言,更是刚刚起步。试点省建设是我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机遇和大平台。全力推进试点省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积极行动,是破解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发挥我省生态优势、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客观需要。
会议强调,要按照“生态文明”、“两美”浙江建设的总要求,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以“三年行动计划”为主抓手,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等行动,着力实现产业布局生态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制度体系常态化。
2015年是全面推进试点省建设的开局之年。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抓示范,下好“十百千万”工程“先手棋”。整建制推进要实现突破,示范区建设要见行见效;抓攻坚,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歼灭战”,全面完成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达标验收、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建设等工作;抓控减,做好肥药施用“加减法”,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农业节水;抓利用,构筑清洁田园“大循环”,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和肥料包装物的回收处置,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污染治理;抓提升,开创品质农业“新气象”,提升生态自觉、生态技术和产品品质;抓机制,形成上下左右“组合拳”,强化组织领导和系统谋划、注重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