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看中了梯田景区的好生态,我回乡开了农家乐,一年下来,收入超过了20万元。”日前,云和县崇头镇下垟村返乡创业农民毛作春算起了刚刚过去一年的账。
毛作春原本在云和县城开油漆店,看着乡亲们陆续开起了农家乐,他也心痒痒。去年年初,他花了6万元租下了村里的场地,办起了农家乐,现在农家乐共有80个床位,可以让游客们一边欣赏梯田美景,一边品尝本地土菜,生意十分红火。
2010年以来,崇头镇陆续有200多名农民回乡创业,涉及的项目包括农家乐、生态农业种植等,共投资120万元。
在浮云街道局村村,村委班子与村民齐心协力,布局特色湖畔生态游。局村村664名农民,有一半人通过发展湖畔经济致富,这其中包括了不少返乡农民。返乡农民邱夏娟把老房拆了重建,区别于对岸溪口村传统的民宿项目,她的民宿项目装修风格多样,投资总额达到100多万元,瞄准的是到云和湖畔生态游的精英消费群体。“生态红利”让云和绿色GDP获得了大幅提升,吸引着“返乡农民”加入生态掘金的队伍,他们看中的正是生态产业的发展“钱”景。如今,在云和,因看好“生态经济”而加入回乡创业队伍的农民越来越多。“现在家乡生态产业发展这么好,时机也成熟了,我得抓住机遇,回来好好发展。”石塘镇张兰村返乡农民蓝军波,前几年在苏州做茶叶销售生意。2013年,被家乡生态产业美好的发展前景所吸引,他回乡创办了云和县莲峰茶业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这不是我一时兴起,老家生态优势摆在这里,我了解过,以云和的气候和地形还是非常适合种何首乌的。”10多年前,蓝贵坤还是浮云街道溪口村一位普通的农民,因不甘现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远到贵州,帮助当地人种植中药材,几年后有了点积蓄,学会了部分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前几年,蓝贵坤回乡办起了他的生态何首乌产业园,这几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云和县共有2000多名外出农民回乡创业,实现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钟根清 练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