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在京召开成立30周年座谈会暨第30次年会,纪念协会成立30年来的波澜历程,探究新常态下涉农媒体服务“三农”、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座谈会上指出,在新常态下,协会要努力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形式,着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做好会员引领工作,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引领和推动全国涉农媒体讲好“三农”故事。
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原会长、人民日报社编委、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张德修在座谈会上说,面对“三农”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媒体融合发展的变革,协会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当下,新媒体为传统纸媒提供了弯道超越的机会,传统纸媒要抓住机遇,利用新媒体提高品牌效应、擦亮金字招牌,努力开辟一条发展新路。
参加座谈的全国40多家主要涉农媒体代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畅谈了传统媒体市场化转型的思路、经验,以及创新内容和形式,服务“三农”的体会,一致认为,要找准定位,扬优成势,积极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融合共进之路,奋力挖掘多元化发展的崭新潜力,创新新闻报道模式,讲好“三农”故事、传递“三农”正能量,矢志不移地为实现“三农”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为座谈会的一项重要内容,2月2日—2月3日,中国记协国内部和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在京举办了“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培训班”,邀请“三农”领域权威领导专家学者,全面深刻解读了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年会筹备发起成立“中国涉农新闻网络媒体联盟暨中国涉农新闻网络媒体传播工作委员会”,推荐评选了“第十四届全国农民报十佳新闻工作者和优秀新闻工作者”。
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是全国农民报和涉农报纸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专业性新闻社团组织,成立30年来,始终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在坚守与创新中自我完善、自我服务、自我提升,服务于党和政府“三农”工作部署,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推动“三农”事业不断前行。 余风